儿童过于自负该怎么办
儿童自负心理,是自我认知缺陷的一种表现。处处瞧不起别人、对大人也常常傲慢无礼,是一种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一般地说自负多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或是表现在家庭条件较优越、具有某种先天优势的儿童身上。解决儿童过于自负必先要求家长掌握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儿童过于自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家庭这方面来讲,多是由于家长对儿童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所导致的。过分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儿童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这说明儿童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如果成年人再对儿童评价不适当,就会给儿童带来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真的像人家评价的那样毫无瑕媲。自负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儿童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有的儿童对大人傲慢无礼,不尊敬长辈,瞧不起成年人在某些知识方面的缺陷;也有的儿童因自负而不爱与人说话,不爱回答别人的提问,甚至变得爱挖苦人、讽刺人。自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许多有专长成或智力超群的儿童都易染上这种心理疾病。自负往往会导致自满,使儿童丧失进取心,增长虚荣心。另外自负心理还容易使儿童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例如有一个少年歌手去国外演出,因为过于紧张,不小心唱跑了调。这位少年歌手初露头角时一帆风顺,习惯于掌声、鲜花、奖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太弱,一旦在国外演出失败,便失去心理平衡,结果以自杀告终。可以这么说:自负心理是他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过于自负解决措施:1.逐渐改变对儿童的评价方式,对儿童的评价应客观实际。儿童总是有不足的地方,家长不要因为溺爱儿童就不切实际地吹捧儿童,尤其不要在客人面前没完没了地表扬儿童,这样易形成儿童的自负心理。2.给儿童适当的批评。家长对儿童的表扬要适当,对儿童的批评也要恰如其分,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掩耳盗铃、视而不见,而要客观地指出儿童的不足。这样可以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自己。3.让儿童养成独立生活的好习惯,给儿童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儿童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4.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儿童身上的缺点多半是由于成人教育方式不当所引起的,无论是儿童的自理能力差,还是儿童的意志软弱、自负心理严重,多半是家长过分溺爱儿童、保护儿童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们一定要理智地爱儿童,科学地爱儿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