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和解元有何区别
1、分数不一样
举人:分数比解元要低;
解元:分数是一个地区所有举人里最高的;
2、人数不一样
举人:根据一个地区的录取名额而定,人数较多;
解元:一个考试地区只有一个人;
3、获取难度不一样
举人:获取难度较高;
解元:获取难度极高,连中三元者,是莫大的荣耀。
扩展资料:参加考试成绩优秀的生员(秀才)可以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能参加更进一级的乡试,称为录科。
乡试在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举行,通常三年一试,一般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又考期通常在农历八月时举行,因此乡试又名秋闱。
其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和进士出身的各部院官担任。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又称为解元。考中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考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乡试在第一年的秋天考试,考中举人的在第二年春天必须进京参与会试,也就是考进士。而参考的旅费由政府发给,称为公车。
会试由礼部所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由于多在农历二、三月举行,所以又称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必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很重要的关系。
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另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的殿试都只考策问一场,不考八股。
出榜分为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称为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