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的翻译
记雪月之观·(明)沈周
丁未之岁[1],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2],五日始霁[3]。风寒冱而不消[4],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5],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6]。寒浃肌肤[7],清入肺腑,因凭栏楯上[8]。仰而茫然[9],俯而恍然[10];呀而莫禁[11],眄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盖天将致我于太素之乡[12],殆不可以笔画追状,文字敷说[13],以传信于不能从者。顾所得不亦多矣!,尚思天下名山川宜大乎此也,其雪与月当有神矣。我思挟之以飞遨八表[14],而返其怀。汗漫虽未易平[15],然老气衰飒[16],有不胜其冷者。乃浩歌下楼夜已过二鼓矣[17]。仍归窗间兀坐若失[18]。念平生此景亦不屡遇,而健忘日,寻改数日[19],则又荒荒不知其所云[20],因笔之。
注释:
[1]丁未: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
[2]戊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
[3]霁:这里谓雪停放晴。
[4]冱(hù)寒冷凝结。
[5]虚澄:空虚清彻。
[6]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
[7]浃(jiā):透。
[8]栏楯(shǔn):栏干。纵为栏横为楯。
[9]茫然:迷蒙不明。
[10]恍然:模糊不清。
[11]呀(xiā):张大了口。
[12]太素:素净。
[13]敷:铺陈。
[14]挟:依仗。八表:谓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15]汗漫:没有边际的。
[16]衰飒:衰落。
[17]二鼓:二更天。
[18]兀坐:独自端坐。
[19]改:更。
[20]荒荒:暗淡不明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