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以卵击石的典故

以卵击石的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15 01:32:49 来源:网友投稿

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见一个算命先生,他对墨子说: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边杀黑龙,你的皮肤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

墨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话!说完,他继续朝北走去。但不久他又回来了,因为北边的淄水泛滥,无法渡过河去;算命先生得意地对墨子说:怎么样?我说你不能往北走嘛!遇到麻烦了吧?”

墨子微微一笑,说:淄水泛滥,南北两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中有皮肤黑的,也有皮肤白的,怎么都过不去呀?算命先生听后支吾着说不出话来。

墨子又说:假如天帝在东方杀了青龙,在南方杀了赤龙,在西方杀了白龙,又在中央杀了黄龙,岂不是让全天下的人都动弹不得了吗?所以你的谬论是抵挡不过我的道理的,就好比拿鸡蛋去碰石头,把普天下的鸡蛋全碰光了,石头还是毁坏不了。算命先生听后羞愧地走了。

出自战国·荀况《荀子·议兵》。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

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

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