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被称为神童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被称为神童

发表时间:2024-07-15 03:02:52 来源:网友投稿

  释义:(1).指特别聪明、才能非凡的儿童。

  【出处】:《南史·刘孝绰传》:“﹝孝绰﹞幼聪敏,七岁能属文。舅齐中书郎王融深赏异之,常与同载以适亲友,号曰神童。”《新唐书·刘晏传》:“玄宗封泰山,晏始八岁,献颂行在,帝奇其幼,命宰相张说试之,说曰:‘国瑞也。’即授太子正字。公卿邀请旁午,号神童,名震一时。”

  【示例】:鲁迅《准风月谈·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清朝末年,有些人读的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神童诗》。”

  【出处】:《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释义:(2).谓仙童。

  【出处】:南朝梁何逊《七召·神仙》:“列神童於羽帐,侍玉女於仙车。”

  释义:(3).唐宋时所设童子科举的别称。

  【出处】:《新唐书·文艺传上·杨炯》:“炯,华阴人,举神童,授校书郎。”

  【示例】:《宋史·赵赞传》:“赞七岁诵书二十七卷,应神童举。”

  原文

  饶州自元丰末,朱天锡神童得官,俗俚争慕之。小儿不问如何,粗能念书,自五六岁即教之《五经》,以竹篮坐之木杪,绝其视听。教者预为价终一经偿钱若干,昼夜苦之。流俗因言饶州出神童,然儿非其质,苦之至死者盖多也。

  翻译

  北宋元丰年间,饶州朱天锡凭借神童试而得到了(一个)官职,民间的百姓都很羡慕他。小孩无论怎么样,大概能念书时,从五、六岁,就分次教他们读《五经》。把竹篮吊在树梢上让他们坐在里面,断绝他们与外界的交流(为了让他们专心读书)。教书的人就预先商量好教书的价钱,每教完一种经书,(家长)就给他们一些钱,孩子就白天黑夜苦读。民间便流传饶州出神童。但是许多小孩都不是读书的料,苦读直到死去的孩子,比起考中(通过)的孩子大概要多得多。

  > 金溪民方仲(仲,指在家排老二)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tí)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有些版本为“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通“攀”】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chèn)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fú)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