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法律分析: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的界定标准:行为人原来的肇事行为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基本罪的构成要件;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对象是否仅仅指第一次交通肇事的被害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交通肇事是指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定罪条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二、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 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 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 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 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 严重超载驾驶的;
6、 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