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心得
最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我这样教数学》这本书,本书收录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每节都有独特的教学设计,每篇课例都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四个方面。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专家对他执教的课的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下面来谈谈自己读后的点滴感想。
一、坚持“课前慎思”,课例设计新颖
都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好课应该从让人耳目一新的课题名称开始。例如本书中“出租车上的数学问题”、“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孙子定理”等给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产生了探究、探索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对华老师独创的教学思路感到新颖。其次就是独特的教学设计。在华老师的课堂上,常常能看到“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为例,他上课开始并不像往常的教学一样,先回顾所学知识,然后板书习题进行练习,这样的课堂不仅达不到练习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华应龙老师打破往常教学,以小明带密码箱参加夏令营的画面开场,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万一我把密码忘了,可怎么办?我设什么样的密码好呢?”小明爸爸说:“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做完游戏你就知道什么密码最好了。”看到这里,连我对此都感到好奇,就别说孩子了,不管是知识新授还是练习,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是引导学生教学学习的第一要务。
即使是我们熟悉的课题“角的度量”、“圆的认识”、“长方体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等也上得很有趣味,这无疑依赖于华老师潜心的课前慎思。有专家说“他把思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确如此,用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每一节课的设计,从情境的引入、教具的选择,到新知的传授方法、渗透怎样的数学思想,都有谨慎的思考。
二、课堂互动以生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这12节课,节节精彩,令人回味!课堂上处处呈现着数学的美,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引导学生。如“多位数减法练习课”,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着如何正确地计算多位数减法,师生共同梳理出计算多位数减法的注意点: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退位时不要忘记退位点。孩子们在课堂中很乐意计算多位数减法,体会着正确计算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此时计算并不是枯燥的,而是通向成功的大道。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介绍数字黑洞,激励学生火热的思考,体会数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中,华老师精炼的数学语言,精准的评价语言,孩子们领略的不只是数学的美,还有学习方法的收获。华老师的”课堂上不只是数学知识的探讨,更多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正如书中所说的,好的数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课,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但我们可以变得更勤奋些,多读书。像华老师那样不断反思自己,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