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培养中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何培养中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发表时间:2024-07-15 15:51:25 来源:网友投稿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每个人都有许多习惯,这些习惯在成长时逐步养成,有好的也有坏的,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人甚至能从一个细小的习惯揣测出人内在的性格和品质。在提倡“终生学习”的今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成了我思考最多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题意的能力较差、审题不清的问题,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力图通过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作一归纳。一、读题时一目十行--养成指读两遍的习惯出现的问题: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然后凭借着已有解题经验或大概的印象开始做题。出现错误。解决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放慢速度,连读两遍。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在读题时用手指指着所读的部分,手眼合一。实践的效果:今年,我所任教的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各种学习习惯的开始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时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在宝贵的35分钟里挤出时间,不论教学时间多么紧张,只要是做课堂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先指读题目要求两遍,再提笔答题。这样坚持了一年的时间,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指读的好习惯,能将要求逐字逐句地过目、过指、过口、过心。现在学生因题目要求没有看清楚而造成的差错较初开学时已明显减少。二、题意不能理解透彻--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出现的问题: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解决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用一些划浪线、点重点号、画圈等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实践的效果: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学生们虽然在理解题意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但是与原来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全都得益于良好的读题时圈划的习惯。特别是一些从没见过的新题型,约有一半的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读懂题意。三、条件多而复杂--养成逆向思维的思考习惯出现的问题:应用类的题或题包中常常会给出多个条件,学生对如何运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存在疑惑。解决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从问题出发去寻求需要的条件,得到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实践的效果:学生所接触的题相对简单,但是在许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题中仍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所以在教学中我试着将逆向思维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培养根据问题找条件的思考习惯,用来过滤冗余的内容,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由于思维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现阶段还没有特别明显的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能力下,我的教学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将继续在以后教学工作中寻找更多、更好的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使学生在走出学校时带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受用终身的好习惯。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