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知识点
考点1简易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
2.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简明、概括地表达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方便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如果知道给出的式子中每个字母表示的数是多少,就可以算出这个这个式子表示的数值是多少.
注意:
1.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例如:a×4可以写成“a•4”或“4a”.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例如:a×1都写成“a”而不写成“1a”.
3.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在一些式子中,对字母表示数的要进行说明.例如:7/a(a≠0).
4.因为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在式子中每一个字母都不注明单位名称,计算结果也不注明单位名称,只在答句中写上单位名称.
二.简易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一个等式由“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号”三部分组成.例如:23+30=53,x+6=12都是等式.7+8、4x-2、x-7﹥9等都不是等式.在x+6=12这个等式中,因为含有未知数,所以它是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10,使方程4x-10=30左右两边相等,所以x=10就是方程4x-10=30的解.
5.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6.方程的解是一个值,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演算过程.
7.在小学阶段解简易方程主要运算用加、减、乘、除法互逆的关系.
关系如下:
(1)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被减数=差+减数
(3)减数=被减数-差
(4)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被除数=商×除数
(6)除数=被除数÷商
8.求出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即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如果原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则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
考点二比和比例
知识要点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和比例的意义: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相比.
(2)这里的两个数,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
(3)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基本性质: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比和比例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比和比例有密切的联系,比例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2)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相处,表述的是两个数(量)关系的一种形式.有两项(前项和后项).
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两个内项、两个外项).
二.比、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名称意义各部分名称(相互关系)
比a:b或
a
b表示两个数相除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a
b表示一个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除法
a÷b表示一种运算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1.比的后项、分母、除数都不能为0.
2.比和平常比赛中的“几比几”的意义不同.
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与联系
意义方法结果
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零除外)
2.也可以先求出比值,再将比值写成最简比
一个比
三.组比例和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还可以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即解比例.
1.组比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一种方法是求两个比的比值,若比值相等,就可以组成比例;另一种方法是先假设两个比已经组成比例,求出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如果相等,则能组成比例.
2.解比例:求比值中的未知数,叫做解比例.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名称正比例反比例
意义相同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不同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关系式x/y=k(一定)x•y=k(一定)
1.判断两种量是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方法:
(1)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2)根据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
(3)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就是成正比例的量;若是积一定,就是成反比例的量.
五.比例尺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