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诗句出自南宋朱熹的《春日》。诗文如下: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意: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2寻芳:游春,踏青。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4滨:水边,河边。5无边:无边无际。6光景:风光风景。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9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春景,也用以比喻物丰富多彩,繁荣兴旺的景象。
作品赏析《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咏春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