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诗的体裁
五言绝句(一句五字):停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 /例子:红豆/生南国七言律诗(一句七字):停顿:4字一顿,3字一顿/例子:忽闻岸上/踏歌声 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 /**/汉代乐府1.汉代所谓乐府指的是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魏晋六朝时代人们将乐府所唱的诗也叫做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诗体的名称。汉乐府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采集民歌,以观风俗;二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2.句子:汉乐府句子参差错落,以杂言(由二言至七言)为主,而渐渐趋向五言。篇幅:长短不一,最长的《孔雀东南飞》有351句,短的仅4句。押韵:方法灵活,有句句押韵,有隔句押韵,也有隔两、三句押韵。a.反对战争:《战城南》反映战场上尸骸遍野,任由乌鸦啄食的悲惨情景。《十五从军征》写一个在外面征战多年的军人,到老年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眼前所见家破人亡的景像。b.歌颂爱情:《上邪》以质朴的文字,写出男女相爱的热烈情感和忠诚誓言。《孔雀东南飞》歌颂夫妇为了忠于爱情而宁死不屈的精神。c.反映人民生活:《陌上桑》写出罗敷美丽勤劳,不畏强权的妇女形象。《上山采蘼芜》写一个良善女子被丈夫抛弃的不幸遭遇。a.侧面描写:作者选择最能反映事件本质的场合加以描绘,如《陌上桑》写罗敷外貌之美,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反映出来的。b.善用说话:诗中加插对话,显得生活活泼,如《上邪》是女主角自述对爱情的忠贞,《东门行》杂有夫妇的对话。c.语言质朴:如《江南可采莲》基本上就是运用口语形式。3.a.乐府民歌和《诗经》一样,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作品,真车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唐代诗人杜甫的写实诗、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皆受影响。b.汉乐府的形式颇为自由多样,一般是杂言体,而渐渐趋向五言。东汉以后拟作五言诗者日多,于是有《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唐代李白、白居易擅长写自由奔放的「歌行体」,亦是由乐府开创先河。道教乐府“乐府”本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为了演唱的方便,乐府机关将可配乐的歌诗汇编成册,魏晋六朝人把这种歌诗称作“乐府”。根据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所载,乐府歌诗一直与歌舞、乐曲密切相关。后来乐府作为一种韵文体裁,收录乐章歌辞等。另外许多文人模拟乐府体裁所创作的歌诗也归入乐府之中。所谓道教乐府乃属于乐府的一个门类。从作者的角度看,道教乐府是由道门中人选编或者创作的乐府歌辞。南宋时期道教学者曾造编《乐府雅词》可视为出自道门中人之手的一部较早的乐府作品集。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又有《拾遗》二卷,编订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正集选录了欧阳修等34家,《拾遗》选录16家,凡50家。从类型上看道教乐府是指借用乐府歌诗形式反映道教思想旨趣用以道门科仪的歌辞作品。如上所涉及的曾氏《乐府雅词》之《大曲》类所收《道宫薄媚》当属此类。另有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神弦歌”、“步虚词”、“上云乐”也属于道教乐府作品。所谓“神弦歌”就是请神降临的歌辞,其中之“弦”表明了这种歌辞是配上管弦来歌唱的;而“步虚词”则是道士斋醮时的一种赞颂歌辞;至于“上云乐”则是信道文人在艺术世界中与仙女交往的一种梦幻诗词。道教乐府的特点是与道门法曲之调式相合成韵,体现了道门中人幽缈的神仙世界,其浪漫色调颇为明显。
参考:***
乐府为中国传统诗歌诗体的一种,与古体诗、近体诗构成古典诗歌中的三大类。乐府的名称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时设乐府令,汉武帝时立乐府署,当时是音乐的官府。由于该官署是采集赵国、秦国、楚国各地的讴谣,后人便以乐府或乐府诗作为民歌的代称。汉以前的民歌,称风、辞,如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九歌,***乐府最早称「歌诗」,也就是可以歌唱的诗。其后文人也大量仿制民歌来写诗,于是有民间无名氏的乐府和文人乐府的区别。由于乐府是合乐的声诗,以后凡是可传唱的诗歌,广义上都可称为乐府,因此乐府不仅是齐言的诗,连长短句的词、曲,也称为乐府,如苏轼的词集《东坡乐府》、张可久的小山乐府等便是。古代乐府是合乐的诗,如今曲谱的部分已失传,惟歌词流传下来,今从标题上,依然可以看出合乐的痕迹,很多标题上有歌、行、吟、曲、乐、弄、操、引等字眼的,往往是合乐的乐府诗。两汉乐府诗的特色,在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故多长篇的叙事诗,如陌上桑、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六朝乐府大都是「缘情而绮靡」的小诗,故大半为抒情诗,如子夜歌、华山畿、襄阳乐等。另外还有不少名目看似乐府诗的作品其实是唐朝以后的诗人在并无乐府曲的情况下自创的篇目,最著名的如杜甫的《丽人行》、《兵车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等,往往被称为「新(题)乐府」,实际是并不配乐的古体诗,以示与已传世的乐府曲目的区别。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