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道德经》读书笔记8

《道德经》读书笔记8

发表时间:2024-07-15 19:15:29 来源:网友投稿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河上公本作: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河上公本作: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河上公本作: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向他投靠,向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于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宁静。音乐和美好的食物,使过路的人都为之停步,用言语来表述大道,是平淡而无味儿的,看它,看也看不见,听它,听也听不见,而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无限制的。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河上公本作: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河上公本作:正)。

译文:

道永远是顺任自但是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但是然达到稳定、安宁。

感悟:无为而无不为,要想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懂得有舍才有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