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乐府、律诗有何区别联系
诗歌能够算是中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首序,所谓“丧乐的心感,而咏颂之音发”(汉书艺文志)就是如此。题目其实还漏了一个最原始的诗题材-----那便是诗经中的四言体。不过《唐三百》并没有收录唐时的四言诗,但就诗歌流变之情况下,却不得不谈谈。古时文本并未完善,因此民间之诗歌咏唱基本不是以文本的方式传播,更多的是靠口口相传。逮至周朝(周朝尚文),才确定有“采诗之官”,因此在《诗三百》以前的古诗,便多不可信(大多都是后代伪作)。
在乐府、五七言古诗更替演化的同时另一种诗歌体系还在慢慢蕴养-----那便是古诗绝句,汉武帝筑柏梁台时,与臣子联句,即每人四句,句句用韵,(文心雕龙: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此种方式经过汉朝以后(柏梁体是句句用韵,亦在汉朝时便单独开来,变成了隔句押韵),便慢慢产生“古古诗绝句”这类诗体,进至唐代,借助于律诗,又衍出了“律绝”一体。其按篇幅分又分成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言绝句。
依照古人诗体归类,诗经楚辞等及其汉魏之后的五七言童谣、乐府古辞、新乐府、歌行体诗、审题乐府等五七言古诗都可称为古体诗,又称为古诗或是古风。从时间来说针对唐朝人来看,从楚辞到汉朝,都属于古诗。胡震亨还有一个“往体”的概念,也是说的古体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唐代之前都是古体诗,是自由发展。唐之后有近体和古体之分,古体诗是人为发展。古体诗是古代的自由诗,篇幅没有限制、句数也没有限制,压韵很灵便,对偶仄声无规定。
古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的规定较为疏松,四言,五言,七言均可,并且,在仄声及其韵辙上都没有过多的规定。《诗经》便是古体诗的代表作。近体诗就不一样了,不但对诗词的篇幅上有了严格的要求,要不五言,要不七言。并且在诗的格律上也拥有特殊的导向性。即,有律诗和古诗绝句的区别。诗句是五言的叫五言律诗。诗句是七言的叫七言律诗。并且以八句为限。四句的称为古诗绝句。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