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物质不灭定律

关于物质不灭定律

发表时间:2024-07-15 20:19:35 来源:网友投稿

放射性是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壳勒尔(H.Becquerel)发现的。他发现铀盐能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并能使照相底片感光的一种不可见的射线。经过研究表明,它是由三种成份组成的。

  一种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的粒子束,称位α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大,贯穿本领小。

另一种是高速运动的粒子束,称为β射线,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大。

第三种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称为γ射线。它的电离作用小,贯穿本领大。

镭与铀类似但放射性更强。放射线的产生机理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它是伴随着物质的衰变产生的,能量的来源是物质衰变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定理E=Mc*c(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质量的减少都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原子弹就是根据质能定理设计的。

物质不灭只是相对而言,在很多过程中都伴随着质量的改变,比如原子的裂变,聚变,衰变过程,在聚变中质量的减少甚至可以达到1%左右,在这些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不可忽略的。而在普通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其实也有变化,只是极其微小,完全可以忽略。所以更严格的定理应该是质能守恒定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