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稳健性检验的三种方式

稳健性检验的三种方式

发表时间:2024-07-15 20:47:03 来源:网友投稿

稳健性检验的几种办法如下:

1、变量替换法:工作绩效既可以用工作量也可以用工作完成时间来衡量(替换因变量或者主要的自变量)。

2、补充变量法:模型中存在遗漏变量(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相关)。加入遗漏变量再次进行分析,看结论是否会发生改变。

3、调整变量的分类标准:水果可以按照颜色来分,也可以按照口感来分。

4、分样本回归:根据某特性将总样本分成几个小样本分别进行研究,看结论是否会发生改变。例如在研究激励措施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时,我们可以将样本按性别分成两个小样本,在每个样本中分别进行研究。

5、改变样本容量:提出样本中的异常点和离群值。

6、缩短或者延长周期:研究不同时间段的样本。

稳健性检验目的

为了确定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否则将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伪回归是说有时数据的高度相关仅仅是因为二者同时随时间有向上或向下的变动趋势,并没有真正联系。这样数据中的趋势项,季节项等无法消除。

从而在残差分析中无法准确进行分析.平稳性检验的方法可以用PDF检验,依据模型趋势可以选择3种模型.消除趋势可以用差分法(比如一阶)模型也只有通过平稳性检验才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会计的稳健性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却经常受到资本市场规制者、准则制定者和实务工作者的批评,理论界对会计稳健性的认识似乎也非常有限。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理解会计稳健性,笔者首先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进行梳理。

着重分析了条件稳健性和非条件稳健性。接着。从契约经济激励、法律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对会计稳健性的产生原因进行解读。最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几种重要的测度方法进行了描述,并对最新进展给予了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