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孝顺的古诗

孝顺的古诗

发表时间:2024-07-15 23:41:36 来源:网友投稿

1.关于孝的古诗有哪些

1、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 《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 《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 《慈母爱》【元】杨维桢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 《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2.与孝道有关的诗词与孝道有关的诗词有:

1、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 《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古诗译文: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 《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古诗译文:将母亲带到商洛邗沟,但是家还是留在了太平州白紵。但是就在十五月圆那天晚上,母亲听到外面杜鹃枝头上在啼叫的声音,就想起远在异乡的儿子,虽然母子二人一人在北,一人在南,相隔数千里,但是母亲依旧深深挂念关心着自己心爱的儿子。扩展资料:弘扬孝道的必要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至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古老的“东方文明”。参考资料:人民网-大力弘扬中华孝道文化百度百科-孝道文化。3.有关孝的名言,诗词子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子曰:夫孝,德之本也.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4.有关孝顺的古诗

1、 《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2、 《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 《岁暮到家/岁末到家》清代: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 《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 《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6、 《燕诗示刘叟》唐代: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766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5.关于孝的诗句大全

1、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6、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 顾我,复我。——《诗经》

10、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1

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1

2、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1

3、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1

4、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1

5、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1

6、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1

7、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1

8、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1

9、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2

1、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2

2、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2

3、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