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教育课程中案例分析题怎么答
第8页共99页
员培训、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识别。第二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第二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管理》第二章第三节,附录一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
“重大危害设施(国内称为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国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标准及方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此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实施。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附录一中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
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q1/q1+q2/q2+„+qn/qn≥1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
q1,q2,„,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
第三单元安全生产检查
第三单元安全生产检查
——《管理》第二章第十一节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二、安全检查的内容三、安全检查的方法
四、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五、提出整改要求六、整改落实
七、信息反馈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检查——
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
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规程的要求等。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第9页共99页
二、安全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
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
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
易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岗位作业人员;直接管理的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对非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对矿山企业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
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
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三、安全检查的方法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
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2.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现行有效的的有关标准、规程、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教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文化、理念,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计划,季节性、地理、气候特点等等。
第10页共99页
我国许多行业都编制并实施了适合行业特点的安全检查标准,如建筑、电力、机械、煤炭等。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对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系统,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
四、安全检查的工作程序1.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3.综合分析
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
一般来讲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应有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统一研究得出检查意见或结论。五、提出整改要求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提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等措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检查组应提出书面的整改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计划。
六、整改落实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从管理的高度,举一反三,制定整改计划并积极落实整改。
七、信息反馈持续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在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有
原文地址: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jVuSrTqNdJQ7xw86rxr3pm4D_PKK_iwY3hBWABUA6JPi1Ghy9OXiWzL2990D8i1eKQVRdHGivMV4mX4p2HDx9WKGIzAKdKw19FetW5PXaS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