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答案】: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用来登记减少额,要看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即账户的性质)。账户应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来设置,通常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1)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
资产类、费用类账户的借方登记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额。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贷方反映成本费用的转出数,通常称作转出额,可比照资产类账户进行登记。成本类账户如果有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完工产品的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类账户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费用支出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费用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支出的转出额(减少额)。由于借方登记的费用支出增加额期末一般都要从贷方转出,以便确定一定期间的利润,因此该类账户通常没有期末余额。
(2)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利润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即其贷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在一定会计期间(月、季、年)内,贷方登记的增加额的合计数称为贷方发生额,借方登记的减少额的合计数称为借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期末,将贷、借方发生额相比,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本期的期末余额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
其计算公式如下: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收入类、利润类账户的结构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大致相同,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由于贷方登记的收入增加额期末一般都是从借方转出,以便确定一定期间的利润,因此该类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利润类账户若有余额,一般在贷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