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我国为什么取消后进先出法

我国为什么取消后进先出法

发表时间:2024-07-16 21:52:22 来源:网友投稿

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后进先出法将更早期形成的成本留在企业存货中,将最近形成的价格分配给销售成本,这样由于通货膨胀的原因长期累积会低估企业存货的公允价值,降低各期的当期利润。同时这种方法也使得企业应交所得税减少。

扩展资料:

后进先出法下,期末存货按最早发生的成本计价,销成本按最近发生的成本计价。在不同的盘存制度下,后进先出法的计价结果是不同的。在实地盘存制下,整个会计期间作为一个单一的时期,假定所有销售发生时记录,这样每发生一笔销售业务,就要计算一次销货成本,因此销货每一笔销售发生时的最近成本,并非整个会计期间的最近的购货成本。

存货中包括第一批进货200吨,每吨400元;第二批进货100吨,每吨420元。现发出250吨,则其中100吨按第二批的单价420元计算,其余150吨要按第一批的单价400元计算。采用这一方法计价时,要依次查明有关各批的单价,手续较繁,一般适用于收、发货次数不多的企业。采用这一方法的结果是:耗用材料或售出商品的成本按存货中近期进货的单价计算,而期末结存材料、商品等则按存货中早期进货的单价计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后进先出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