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东道主的诗词典故

东道主的诗词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16 22:37:55 来源:网友投稿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地称接待客人者为东道主,还以“东道”称主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郑国的时候,郑国曾关闭城门,不让通过。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晋文公,为雪前耻,约秦国一起攻打郑国。郑文公得知后,便派遣烛之武去劝秦国退兵。烛之武对秦穆公说:“郑在晋之东,秦在晋之西,郑国一亡,秦国恐怕难以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更强对秦也不利。为了帮助人家侵略别国反而相应地削弱自己的`实力,这是非常不明智的。”秦穆公听后,认为很有道理。烛之武接着又说:“如果秦国肯撤兵,郑国会感激秦国。秦国在东方有什么事,往来经过郑国,郑国可以随时供应秦使所缺少的东西。”于是秦国撤兵。

  《后汉书》《魏书》及《大唐创业起居注》还分别记有“北道主”“南道主”及“西道主”之称。

  后来,在汉语的流变中,人们多借用《左传》之语,不论方向何在,统称“东道主”,而“东道主”的意思也逐渐引申为:为客人提供方便的主人。

  现泛指邀请或接待宾客者为“东道主”,并衍生出称房主人为“房东”,称出资经商者为“股东”等词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