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11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导读

11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导读

发表时间:2024-07-16 22:42:26 来源:网友投稿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从学生的角度介绍了课程编制与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通俗的讲是:1、帮助学生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帮助学生学习什么,这个教育计划要帮助学生形成什么样的思维、情感和行动的方式。2、提供什么学习经验才能使学生达到教育目标?也就是说,怎样帮助学生学习所计划的内容。3、怎样组织学习经验才能使它们具有最大的累计效果?也就是说,制定什么样的学习顺序和学习经验整合方案,才能使学生内化学习的内容,并把它们运用到所遇到的适当情景中去?4、怎样评价计划的有效性?也就是说,遵循什么样的程序,才能连续不断地检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的程度。概括起来就有了该书的前四章内容:

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Whateducationalpurposesshouldtheschoolseektoattain?)

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Whateducationalexperiencescanbeprovidedthatarelikelytoattainthesepurposes?)

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的加以组织?(Howcantheseeducationalexperiencesbeeffectivelyorganized?)

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Howcanwedeterminewhetherthesepurposesarebeingattaine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范式,使如何实施教学有了依据。初读者可以先读P158-P162了解背景,再重回P1-P144学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详细的内容及步骤。期间可以先掠过P107-P125,这部分讲述的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改进。在了解了这些具体知识后,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再去看施良方关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兼述美国课程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进行总结。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为学生从事课程编制过程提供了指导,使课程编制有了理论依据和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步骤。同时该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

        读完该书,首先觉得这本书确实为课程编制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步骤,泰勒所做的是一件务实有效的研究。其次觉得这样步骤不仅适合于课程,它放在一个课题、一节课上也是适合的。再其次想到了郑州市道德课堂中老田所讲的道德课堂三问:“任何一名学科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二是,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三是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落实核心素养的好课。”最后觉得任何研究、课题都要有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要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仰望星空,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