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的名人故事
江氏祖先崇文尚武。南迁前以武功取封地,因封地得姓氏。南迁后为解决亭林之美,山水之乐与人多地少,生计维艰的矛盾,江氏祖先捐义田,兴义学,重儒教,子弟入仕为宦者不可胜数。明清之际亦商亦儒,以有余补不足,更是蔚然成风。今检其声名较著,影响较大者滋述一二。兄弟次第为进士师生同朝作官宦宋朝末年,江淳万生有二子,长寅简,幼一鹗。兄弟俩聪慧异常,悟性极高,读诗诵书,过目不忘。渐渐地县内已无鸿师硕儒可授其业。 淳万深知“教之不可无其人”,如不能延名师以教,恐怕孩子会学业荒废,光阴虚度,前程贻误。他为此忧虑不己。 后来,淳万因“辑会通谱”,来到宋代名儒之乡江西,“过芝城,访旧宋宗得知同姓都昌人江万里,贤名闻于一方,万里幼年时即“神隽有锋颖,连举于乡,入太学,有文声”。淳万投石问路,诚心延聘;万里有心游学,以广见闻,双方达成意向。 淳万回家,想到“教之不可无其地”,为聚山川灵气,启弟子才思,他选择了风景绝胜的石鼓山,在石鼓寺右筑室以为授业之所。塾室落成他便派麟儿亲赴都昌,礼请万里来黟授课。 从此,金鸡啼晨,翠岚相伴,石鼓寺边,万里师徒手抚万卷诗书,偃仰啸歌,四时无辍。师诚心倾囊以传,徒虚心侧足而听。明经辨理执策问难,赋诗填词,鼓歌弦诵,不绝于耳。 万里授徒,德行为先,文艺为次,以自身言行为准式。他认为道行德立,才美方可俱现。他教导弟子崇尚气节,锤炼品质,要有兼济天下之志,更要具齐家治国之才,这样才能涵泳艺林。 严师可出高徒。寅简兄弟束身砥行,孜孜以学,冬夏不懈。伴着石鼓寺的晨钟暮鼓,朝读夕诵,明辨深思,或征之史集,或参以时政,偶有所塞,壅缩于胸,一登石鼓之顶,眺揽山川之胜,水木清华,即可胸襟开朗,茅塞顿开,有时性情流露,文思飚举泉涌,妙语华章,倚马立就。 几载的清泉洗心,白云怡意,松涛伴书,翠竹励志,寅简兄弟学业精进,渐入化境。他们辞别了迷津指途、砥砺有加的恩师,肩负着父老乡亲的诚挚期盼,赴京赶考。“十年磨剑,一朝扬眉”,弟一鹗先中淳祐十年方逢辰榜进士,官授解州知州;兄寅简后中文天祥榜进士,授知泾县。 高徒已成国家可用之材,为师自是欣慰不已。但南宋已处多事之秋,万里心系国家安危,不忍置身事外,他“以舍选出身,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万里力主抗金,进行了积极的准备和部署,但因和当权*佞贾似道政见不合而被罢官家居。后“元兵渡江,荆襄失守”,“饶州城破”的消息传来,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的江万里,不愿做亡国奴,竟投“止水”而死。 斯人已逝千载。但他们师生演绎的这一段“兄弟皆中进士榜,师生同朝作官宦”的佳话却史载口传。 至今,人们一提起石鼓寺“相儒堂”,仍不禁肃然起敬,乐而道之:那就是宋丞相江万里的读书处。石鼓寺五十年代后逐渐倾塌,但至今原址依稀可辨,尤其是寺庙后院的方潭仍然清晰鉴人。义士行侠斩寇盗愚忠计杀“奴仆”首明末清初,江村的江氏族人,遭遇了一次灭族之灾。其事因江雷一人而起,又因其一人而息。 江雷,字伯升,“幼失所怙,家徒壁立,母氏织□以给朝夕”(《黟县志》)。未及成年他的母亲也不幸辞世。江雷备极哀痛,筑庐守墓三年,极尽哀孝。 江雷自小就喜闻古来侠义故事,及长,学艺四方。乡人有难他常挺身自任,不计利害。好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扶弱除强。虽隐身于布衣之间,但“重然诺,慎交流,义不苟取”。在他周围有慕义结交的少年数人,但受伯升影响,均“修身砥名”,绝不侵凌孤弱,恣欲自快,乡人多贤之。 明朝末年,凤阳逃兵,流寓祁门,常在黟祁边界肆意烧杀劫掠,邑民苦不堪言。江雷拍案而起,召集同乡,率众伏伺于必经之道,卒起不意,斩寇元凶于马下,其余散兵游勇作鸟兽散。得金百镒凯旋而归。后庆功饮酒于肆,同行诸少年伺其酩酊,私分获金。后谎称失之于路,寻而不得。江雷心知其实,竟不追究,一笑置之:“不义之财,失之也罢!”但黟祁边境,自此安宁,竟不再受此股逃兵骚扰。 清顺治二年,受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影响,黟县爆发了以宋乞、朱太为首的“世仆起义”。蔡村人宋乞膂力过人,善技击,精骑射,很有智慧,人称“黠奴”。他趁明王朝灭亡,清兵南下之机,号召全县“世仆”起而争取人生自由。宋乞联合全县奴仆起义,发表了极具鼓动性的宣传说:我们的祖辈做了人家的奴隶,子孙挂名奴籍,终生不能摆脱。现在是老天给我们摆脱奴籍的好机会,赶快行动起来吧! 全县的奴仆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七个月就结寨三十六处,各设魁师负责。宋乞驻东郊寨,号令全县,各寨“呼吸相通,捷于影响”。他们向地主索取卖身契约,如被拒绝,即予焚杀。地主们惶恐万状,送牛酒谢罪,连县令也前往称贺。宋乞起义影响波及休宁、祁门、歙县,引发了徽州的“奴变”,汇成了前所未有的奴隶革命洪流。他虽未自立名号,但百姓都亲切地称他“宋王”。 正当“世仆”起义轰轰烈烈,各县义军准备联合起来大干一场的时候,宋乞却不幸遇害身亡,刺杀他的正是江雷。 宋乞起义时,江雷参加了江村寨的暴动,并且与魁师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关系。起义为他争来了较高的人身权益,但他因长期受封建“君臣父子”及“忠烈”思想的影响,私下却认为宋乞起义是不义的行为,因而,他决心要行“义烈之举”,除掉宋乞。 一次酒后,江雷曾说:“宋乞是个什么东西?我一定要手枭其首!”众人都以为他是酒后狂言,不以为意,没想到他却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一诺既出,生死赴之的人。 九月,宋乞巡营江村寨。江雷已暗中邀集蓬厦屠户江悃,岑下汪京都,在距营一里处为宋乞设宴接风洗尘。酒酣之际忽闻帐外有哄闹之声,手下制止不力,宋乞出帐平息,江雷一跃而出,喝道:“故意嚣闹,就是为了诱杀你!”言罢,挺剑直刺宋乞胁下,宋乞负痛以拳击其面门,江雷又一剑刺中宋乞,穿胸透背出,乞立仆而亡。 义军首领被刺,群情激愤,号令一传,举旗拔寨,蜂涌直向江村寨——江氏族人面临着一场灭族之灾。 江雷此时已深知后果严重。“愚忠使他干了封建统治集团想干而不敢干的事,宋乞虽死,但义军声势方炽,决不会就此罢休。他不是一个闯下大祸就一走了之的人。 “你们都逃走吧,这件事由我独自承担!“江雷镇定地对同行者说。虑及族人面临的血光之灾,他一方面亲自恳请魁师妥为说辞,开脱族人,将责任尽皆揽下;一方面决心赴死,以免后患。当义军蜂聚蚁至时,江雷已自缢身亡。虽然死后被碎死万段,但他这种遇祸不避,慷慨赴死的气节,令人感叹不已! 伯升公以一人之躯,保全了江氏几百丁口的性命,此等义举,江氏族人至今犹为感佩。后来族人怜之,敛其遗骨而葬之,并在村口建骑路“忠义牌坊”(今已毁),以旌表其绩。至今每当人们经过其墓地还常能见到那坟头有常聚不散的云气。老人们说那是伯升公尚义行侠的魂魄凝聚而成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