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性差的孩子怎么办
一、不要用命令的口吻碰到宝宝这种自律性差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反反复复地用“不准”“不能”等强制命令,殊不知宝宝会因此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的话无动于衷,甚至出现心理反抗的倾向。
二、责任在哪里责任感是自律产生的基础。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宝宝普遍都缺乏责任感的培养,一些宝宝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由成人包办。即使宝宝完成了任务,家长也会认为那是宝宝的一时冲动、好玩而不予重视和关注。家长的一些消极评价也会让宝宝的失去自信心,使宝宝无法坚持到底,从而造成了孩子的任务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
三、好奇心使然宝宝喜欢干扰别人,容易被其它事物所吸引,其实是宝宝的模仿能力极强以及有好奇心的表现。家长要理解宝宝的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要尊重宝宝的这种模仿和好奇的心理特质,充分地给宝宝提供模仿和有新奇感的对象。让宝宝多多认识事物,并鼓励宝宝当小老师,让宝宝享受不断更新的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获得成功的满足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家长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秩序美感,这样也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和自律性。
四、因为他还小其实宝宝的这种所谓自律性差是和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的。比如宝宝不能完成一项家长要求的任务,可能是因为他的肌肉运动缺乏协调动作的能力,当宝宝的这些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提高,他们控制自己的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五、哭闹成法宝当家长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会经常大吵大闹,这说明平时家长对孩子情绪方面的自我控制的培养并不重视,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哭闹当成法宝。因此家长要重视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关心宝宝的情绪问题,培养宝宝的情绪自制。
六、规则要不要有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对孩子树立规则的意识,就算制定了规则的也只是基本停留在孩子的生理上,还没有上升到孩子的行为品德规则上,这也是孩子自律能力发展较弱的原因之一。孩子最初的自我控制,是在外界纪律的制约和成人语言的影响下,从遵守规则开始的,因此家长在家中应该为宝宝制定一些基本的饮食、作息、行为和品德规则。对于孩子自律性差的原因你了解了吗?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和孩子沟通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