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没有水泥的古代,城墙是如何造出来的

没有水泥的古代,城墙是如何造出来的

发表时间:2024-07-17 01:21:45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没有水泥,但古人也能造出坚固的城墙。早在明朝时期,人们堆砌青石砖与夯土,并将糯米熬制成汤后与沙土、石灰等材料混合制成粘合青石砖与夯土的粘合剂,进而建造出坚固城墙。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水泥,但是聪明如古人,做出一种类似现代水泥的粘合剂对他们来说也不算难事。古时候人们不仅能够建造城墙,而且他们建造的城墙有好些都能屹立百年甚至千年不倒。例如建造于朱元璋时期的南京城墙,便已屹立了大约600年之久。

在中国古代建造城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讲明朝建造南京城墙,前后就花了差不多27年的时间、付出了27万人力。这样看来古人本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建造出来的城墙,能屹立百年乃至千年当然也在情理之中。

明朝建造南京城墙时,用的材料是青石砖与夯土。要建好城墙大致程序就是先将处理好大小的青砖按照一定的规律堆砌起来,然后将处理过的夯土堆砌在青砖之外。而作为青砖与夯土粘合剂的原材料,则需要另外炼制。

在粘合剂的制作上,聪明的古人充分利用了糯米的粘稠特性。首先古人将糯米熬制成汤,然后将其与沙土、石灰等混合制成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就是现代类似水泥的东西。古人用这种粘合剂建造出来的城墙不仅强度大、韧性好,而且还能防渗,在功能上一点都不输现在的混泥土。讲到这里说起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