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阳离子交换量名词解释

阳离子交换量名词解释

发表时间:2024-07-17 03:12:36 来源:网友投稿

在一定的pH值条件下(一般pH为7),每千克干土所吸收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K+、Na+、Ca2+、Mg2+、NH4+、H+、Al3+等)总量。

常用单位:每千克厘摩尔数cmol(+)/kg土

国际单位:mmol/kg土

扩展资料: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大小,基本上代表了土壤可能保持的养分数量,即保肥性的高低。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可作为评价土壤保肥能力的指标。阳离子交换量是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来源,是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交换剂的性质、盐溶液浓度和pH、淋洗方法等,必须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

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主要影响因素:

a、土壤胶体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胶体其阳离子交换量差异较大,例如,有机胶体>蒙脱石>水化云母>高岭石>含水氧化铁、铝。

b、土壤质地越细,其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c、对于实际的土壤而言,土壤黏土矿物的SiO2/R2O3比率越高,其交换量就越大。

d、土壤溶液pH值,因为土壤胶体微粒表面的羟基(OH)的解离受介质pH值的影响,当介质pH值降低时,土壤胶体微粒表面所负电荷也减少,其阳离子交换量也降低;反之就增大。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