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是

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是

发表时间:2024-07-17 03:17:48 来源:网友投稿

唐代科举考试的两个主要科目是进士科、明经科。

1、进士科,唐初仅考时务策(当世要事的对策)五道,后增加考试帖经和杂文。帖经是考默写经书的能力。杂文是指以规谏、告诫为主题的箴、铭,晋朝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经策全通为甲等,策通四道、帖通四道以上为乙等。

唐中叶后又增考诗赋,并重视诗赋的考试。往往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这是唐诗兴盛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进士科录取分为两等,甲等授予从九品上之官职,乙等授予从九品下之官职。

2、明经科,又可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在唐代按经书的分量又把经书分作大、中、小三类:《礼记》与《春秋左氏传》被称为大经。

《诗》、《周礼》、《仪礼》被称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被称为小经。《论语》、《孝经》为共同必试,要求谨袜圆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掌握。明经科就是考以上儒家经典著作,方式分帖经、墨义、时务好行策与口试等。

关于唐代科举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祥塌、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另外还有制科和武举科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