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涉"是指什么人有什么典故吗
这里,麻姑为道仙。民间流传有“献寿”之说。封涉为何人?文献典籍无载。经查考,方知:封涉应为封陟,《金瓶梅》传抄有误。以至以讹传讹历积四百年之久!
《封陟》译文:唐朝宝历年间,有个孝廉叫封陟,住在少室山。他外貌纯净光亮,性格端庄正直。立志钻研三坟五典,在树木遮掩的偏僻之处。探求文章的意义直到星星落在腐草之下,阅读经书到月落西窗。勤奋刻苦努力不懈,夜以继日,只为搜寻探求隐晦深奥的道理,不曾放松片刻时间。书屋附近景象可观,泉清石寒,桂淡兰雅,玩耍的猴子常来偷吃院中的果子,鸣叫的仙鹤常栖息于山涧的松柏之间,天籁之声常有。微尘在白天都是寂静的,云雾锁住竹子绿色的枝节,露水滋润着缓慢开放的红花。薜蔓爬满了墙壁,苔藓象毯子一样铺在地面。
时到午夜,忽然飘来非常浓郁的异香,渐渐充满了庭院,一会儿,有辆用布帘围起的车子从空中降下,彩轮轧轧作响,一直来到屋檐前。见一位仙女侍从的华丽,玉佩叮当,罗裙拖着云彩。肌体超过皓雪的洁白,面色胜过荷花的娇艳。仙女正色提起衣襟夹于带间给封陟作揖说:“我原是上仙,贬居到下界,有时到五岳云游,有时到海上三仙岛。月光照到瑶池的台阶上,忧愁时不听风管之声;虫吟在粉墙,急切地盼望着在鸳鸯被中睡去。听燕子胡说而徘徊不前,鸾鸟的歌声隐隐约约,宝瑟藏起,美酒懒倒。红杏艳枝掩盖住美丽的殿堂;碧桃的花瓣,引得我凝视琼楼。已经厌倦了早晨化装,又渐渐融化了思春的情绪。跪见郎君你立于天地之间品德高尚、气度非凡、正直明智、才华四溢、文章中带着贤者的风范。因为这些才仰慕你的纯真朴实,爱你的品行高尚,特来拜见,愿终身侍奉,不知郎君尊意如何?”
封陟整理衣服把灯烛捻亮,正襟危坐,说:“我是正直廉洁之士,性情直爽,贪恋古人留下的典籍,研究前辈圣人的理论,刻苦求学,天黑点灯。盖布被吃糙米,烧野草吃黍米,君子固然有穷时,但不如小人穷时则胡作非为,实在不敢当神仙的光顾。断决此意希望早些回去。”
仙女说:“我初次造访老师家,还没表明恳切之意,就奉送一首诗,七日后再来。”
诗曰:“谪居蓬岛别瑶池,春媚烟花有所思。为爱君心能洁白,愿操箕帚奉屏帏。”
封陟看了像没看一样。神仙所乘车走后,门窗留下芳香,但是封陟心意没有转变。
七天后的夜里,仙女又来了,车辆随从和上次一样。美丽的容貌洁白的服装,艳丽可爱,能说会道。进来后对封陟说:“我因为孽缘快速缠绕,魔障忽起。在蓬莱瀛洲的绣帐锦宫中,红垫子生恨,翠被生愁。见蝴蝶在芳草之中飞舞而难过,看流莺在美丽的树丛中啼叫而心生妒意。没有不双飞都能相对站立,自恃孤寝,空闺中心乱迷糊。秋去银缸定睛去看月;春天到神仙的园圃寻找,空抒情怀对残花。因此前次来时激烈直率,表露赤诚的心,希望你能接纳,不拒绝我的精诚之心。又不知郎君的心意究竟如何?”
封陟又严肃的说:“我身居山林,心志愚昧,不识化妆品,又怎知女色?希望赶快回去,不要见怪。”
仙女说:“愿您不要心存疑虑,希望容忍我瘦弱的体质。这里还有诗一首,七天后我再来。”
诗曰:“弄玉有夫皆得道,刘刚兼室尽登仙。君能仔细窥朝露,须逐云车拜洞天。”
封陟看完还是没回心转意。
七天后的夜里,仙女又来了,态度温柔,容态妖媚,艳丽的衣服,明眸含情,又说:“逝去的流水难以停留,偏西的太阳容易下坠,花木不会停止生长,薤上露水少而易干就向生命之短促,漂浮在水面的水泡,都只是瞬间的事。微弱的灯烛迎风,不过瞬间熄灭,争夺空虚的志向与气概,能得多久?任性逞强和美好的容貌,不久就变得象枯木。你夸耀容颜鬓发,那是还没衰败,执意拒绝女人,寻根究源于古书,到衰老时,靠什么维持?我有还丹,能使生命常驻,允许我依靠于你,一定使你能抒发胸怀。我能让您寿列三松,看见内心深处,仙山灵府,任意寻胜而游。不种木槿花它只在早晨尽情吐艳;不敲石火,它只是昏暗中的一道流光。”
封陟怒目而视地说:“我住在书斋,没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柳下惠可以作证,晋朝羊祜可以为师。你是什么妖精,苦苦欺凌逼迫?我心如铁石,你无须多言,假如走晚了,必受困迫凌辱。”
侍卫直言规劝:“小娘子回去吧,这是个木头人,不值得跟他说;况且他穷困只能当作下等鬼,哪里是神仙的配偶呀?”
仙女长叹说:“我如此至诚,因为他是封衡的后代子孙;何况此时机一旦失去,又须单身独居六百年,不是小事。呜呼!他是硬心肠的人。”
又留下一首诗:“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愁想蓬瀛归去路,难窥旧苑碧桃春。”
辎车出了门,珍珠翠玉在空中作响,箫笙清幽的声音,云路上喋喋不休。但封陟的心意还是不改。
三年后,封陟得病而死。被太山之神所追,用大锁锁住,使者驱赶着他,欲到地府中去。
忽然遇到神仙的骑马随从,鸣锣开道很威严。使者躬身到路左边说:“上元夫人游太山了。”
一会儿,有仙人的骑从,招使者与囚犯一起过去。封陟到那后仰面偷看,原是昔日求婚的仙女,只是左右弹指悲叹。仙女就索要追状,说:“不能对这人无情。”
又大笔一挥批道:“封陟虽然固执,但操守坚定高洁,实在由于朴实憨厚,难以责备他不懂风情。应延长寿命十二年。”
仙女左右的人让封陟跪谢,使者就解开铁链,说:“仙官已放了他,那地府就不敢追取了。”
使者把他送回家,很久后苏醒过来。后来对往事追悔不及,只是痛哭自责而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