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的永嘉山水的诗句
1.谢灵运关于永嘉的诗句
谢灵运关于永嘉的诗句1.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有哪些
1、《述祖德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中原昔丧乱丧乱岂解已。
崩腾永嘉末逼迫太元始。
河外无反正江介有戚圯。
万邦咸震慑横流赖君子。
拯溺由道情龛暴资神理。
秦赵欣来苏燕魏迟文轨。
贤相谢世运远图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随山疏浚潭傍岩艺枌梓。
遗情舍尘物贞观丘壑美。
2、《答中书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
流采神皋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擢颖昌族。
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3、《赠安成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相彼景响有比形声。
始云同宗终焉友生。
棠棣隆亲頍弁鉴情。
缅邈岁月缱绻平生。
4、《答谢谘议》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告离甫尔荏冉回周。
怀风感迁思我良畴。
岂其无人莫与好仇。
孰曰晏安神往形留。
5、《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年代:南北朝作者: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2.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另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
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
3.谢灵运描写永嘉的诗句
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其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如《南史·颜延之传》载:“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另外汤惠休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也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一方面与颜诗的“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相比,谢诗显得“自然”;另一方面,当人们读厌了那些“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而一接触到谢诗中那些山姿水态与典丽新声时,自然会感到鲜丽清新、自然可爱。
关于谢诗的“自然”,唐释皎然在《诗式》卷一《不用事第一格》中说:谢诗的“自然”,既不同于李陵、苏武那种“天与真性,发言自高,未有作用”的自然,也不同于曹植等人那种“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的自然,而是“为文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所谓“作用”,就是经营安排、琢磨锻炼。
以此而能达于自然,这正是谢诗胜人之处,也是他开启新诗风的关键所在。王世贞说: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
4.谢灵运写的永嘉山水诗有哪些
《登石门最高顶》、《石室山》、《登永嘉绿嶂山》、《石门岩上宿》、《登池上楼》
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归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阶迷.
来人忘新木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宁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千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石室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注:石室山,今大若岩
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经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署蔽翳皆周悉.
《盅》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恰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注:绿嶂山,今上塘镇东北部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螟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远.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5.有谁可以提供关于永嘉的谢灵运的诗歌
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谢灵运(385—433),是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小名客儿,年长后袭封为康乐公,后降为康乐侯,因此世人都称他为“谢康乐”。
谢灵运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文字之美与颜延之并称江左第一,名动京师。但由于他在政治上所代表的王、谢等门阀世族,与当时执政的出身比较寒微的刘宋王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虽然自恃甚高,以为可以参与政要,但却一直不被重用,于是造成性情偏激,常怀愤愤,少帝时出为永嘉太守,不久辞官,隐居会稽,文帝时为临川内史,最后在官场倾轧中被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政治上的不得志,使谢灵运转而将精神寄托于自然山水,并在诗歌领域中成为一代巨匠。谢灵运在晋宋之际诗名最高。
他以大量山水诗打破了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丰富了诗歌创作的技巧,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谢诗中许多世代传颂的名句如“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等,逼真细致地刻画出自然景物之美,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
《南史·颜延之传》中说,颜延之与谢灵运以辞采齐名,而快慢不同。宋文帝刘义隆有一次命题让他俩作诗,颜很决就交了卷,而谢则好一会儿才完成。
颜延之曾问诗人鲍照:“我与灵运相比优劣如何?”鲍照回答说:“灵运的五言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你的诗则若铺锦列绣,也是雕缋满眼。”南朝梁代的著名诗人兼诗评家钟嵘在他所著的《诗品》中也引汤惠休的话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
古人的所谓“芙蓉”,又称“芙蕖”,指的是荷花,亦称莲花,而不是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芙蓉花,那是木芙蓉。自此“出水芙蓉”、“芙蓉出水”或“初发芙蓉”、“芙蓉初发”便成为形容诗文词句清新可爱、美妙自然的一句成语。
会稽郡是谢灵运进行山水审美实践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地域。《南史·谢灵运传》记载: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
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邻里相送至方山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七里濑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登江中孤屿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瞻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逶迤傍隈隞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夜宿石门诗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雁荡山雁山五经眼,兹行尤可观。初冬天气佳雁归山未寒。
有日照幽谷五云翳层峦。入境见祥云振衣登马鞍。
瀑泉飞玉龙羽旗导翔鸾。天柱屹天外卓笔书云端。
灵峰观石室枝屦穿(山赞)(山元)。山禽知我来好音若相欢。
群峰列春笋丹青状尤难。行色愧匆遽更约他时看。
《赠从弟弘元时为中军功曹住京诗》昔闻兰金,载美典经。曾是朋从契合性情。
我违志概显藏无成。畴鉴予心托之吾生。
【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谢灵运)可怜谁家妇1,缘流洗素足2。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3。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4。。
6.求永嘉山水诗,请问谢灵运写的永嘉山水诗有哪些
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对岭归回溪.
长林罗户庭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阶迷.
来人忘新木去子惑故蹊.
活活夕流驶嗷嗷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宁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千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石室山
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
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
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
虚泛经千载峥嵘非一朝.
乡村绝闻见樵苏限风霄.
微戎无远览总笄羡升乔.
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
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
注:石室山,今大若岩
登永嘉绿嶂山
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行源经转远距陆情未毕.
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践夕奄昏署蔽翳皆周悉.
《盅》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恰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
注:绿嶂山,今上塘镇东北部
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螟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远.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幽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7.描写“永嘉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永嘉美景”的诗句
四海南奔似永嘉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年代:唐作者:李白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第二年攻陷潼关。京师震恐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途中命其第十六子永王李璘经营长江流域。十二月下旬永王引水师顺江东下,途经九江时,三请李白出庐山,诗人应召,参加了李璘幕府。随军途中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是第二首。
“三川北虏乱如麻”,三川即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指三水流经的河南郡(包括河南黄河两岸一带)。北虏指安禄山叛军。“乱如麻”喻叛军既多且乱。叛军到处烧杀抢掠,造成广大三川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四海南奔似永嘉”,历史的惊人相似,使诗人回想起晋怀帝永嘉五年(311)时,前汉刘聪的相国刘曜,攻陷晋都洛阳,把人民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在诗人眼里同为胡人,同起于北方,同样造成了天下大乱。这就从历史高度揭示了这场灾难的规模和性质,表明了鲜明的爱憎。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是本篇最精彩之笔。史载前秦苻坚进攻东晋,领兵百万,声势浩大。谢安被孝武帝任为征讨大都督,却奕棋自若,破苻坚大军于淝水,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诗人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师之情。可以看出李白此时雄心勃勃,自负很高。前著“但用”,后书“为君”,笔势飞动,风度潇洒,一种豪迈的气概、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跃然纸上。以“胡沙”喻叛军,形象而深刻。叛军之来有如妖如魔,飞沙走石,席卷大地,遮天蔽日。既写出它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暗无天日的残暴行径,又写出徒有声势的虚弱本质和为时不长的必然趋势。“静”字,凝炼、概括,使人想见胡沙平息后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为君“静胡沙”又在“谈笑”之间,更见其成竹在胸,胜券在手,指挥若定,易如反掌之气概,读之心胸开拓,精神为之一振。
此诗的一个特色是用典精审,比拟切当。古人认为成功的用典应有三条:“易见事”、“易识事”、“易诵读”。(宋魏庆之《诗人玉屑·用事》)诗人连用二典,皆炼意传神,明白晓达,情境俱现,相映增辉,不愧为用典之上乘。全诗艺术构思,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8.关于楠溪江的诗句
《过白岸亭》谢灵运
拂衣遵沙垣缓步入蓬屋。
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
援萝聆青崖春心自相属。
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
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
荣悴迭去来穷通成休戚,
未若长疏散万事恒抱朴。
译文:
提起宽袍的下摆,沿着沙岸,缓缓地步入白岸亭中。近旁的涧水在密密的小石上涓涓流过,远处的青山,使疏疏朗朗的林木也显得葱笼。空潆苍翠的青山,它的壮丽无法用语言形容,清清浅浅的溪涧,倒是个隐居养性的好地方。
拽着藤萝攀上青崖,谛听林间黄莺与野鹿的叫声,我一时浮想联翩,胸中涌起缕缕感伤之情。黄莺翔集在柞树上,啾啾的歌声令人悲哀,野鹿在采食蔌蒿,呦呦的叫声却很动听。我痛惜他们为殉葬而国人共哀的秦国三良,我“赞美”你们备受恩宠的当世“贤臣”。
富贵荣耀与贫贱憔悴,更迭轮换,穷困忧愁与显达快乐,无常不定。与其投身于这无聊的俗世,还不如自由散淡地隐居山林,不为外物所诱,永远保持纯洁的本性。
扩展资料:
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北部的永嘉县境内,南距温州市区26公里,东与雁荡山毗邻,西接缙云仙都。楠溪江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楠溪江和雁荡山这两个国家级名胜区之间有石桅岩至雁湖的旅游专用公路。
楠溪江总面积671平方公里的景区分为大楠溪、石桅岩、大若岩、太平岩、岩坦溪、四海山、源头七大景区,共有八百多个景点。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
楠溪江划分为七大景区:即楠溪江及沿江农村文化景区(简称楠溪江岩头中心景区)、大若岩景区、石桅岩景区、北坑景区、水岩景区、陡门景区、四海山景区,七大景区总计有800多处景点。
主要景点有:龙河古渡,百丈瀑,石门台,芙蓉三崖,藤溪潭瀑,十二峰,陶公洞,永嘉书院,崖下库,石桅岩,苍坡村,芙蓉古村,狮子岩,太平岩、崖下库、丽水古街等。
楠溪江源头及中上游两岸,有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瀑布50多处,两岸有3万亩滩林。楠溪江贯穿永嘉南北,流域集雨面积2429平方公里,溪流自北往南,末处注入瓯江,流归东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楠溪江
9.关于楠溪江的诗句
谢灵运写楠溪江的诗究竟有多少呢?他的原有诗集早已散佚。据《永嘉县志》可稽查的,即有《过白岸亭》、《登石门最高顶》、《夜宿石门》、《登永嘉绿嶂山》,以及公元423年秋离开永嘉时写的《北亭与吏民别》等五首。
过白岸亭⑴00谢灵运
拂衣遵沙垣⑵,缓步入蓬屋。00
近涧涓密石⑶,远山映疏木。00
空翠难强名⑷,渔钓易为曲⑸。00
援萝聆青崖⑹,春心自相属⑺。00
交交止栩黄⑻,呦呦食苹鹿⑼。00
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00
荣悴迭去来⑽,穷通成休戚⑾,00
未若长疏散⑿,万事恒抱朴⒀。
夜宿石门(1)
朝搴苑中兰(2),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3),寻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4)。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5)?
美人竟不来(6),阳阿徒发(7)。
登石门最高顶
晨策寻绝壁(1),夕息在山栖。
疏峰抗高馆(2),对岭归回溪。
长林罗户庭(3),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密竹使阶迷。
来人忘新木去子惑故蹊(4)。
活活夕流驶(5),嗷嗷夜猿啼(6)。
沉冥岂别理(7),宁道自不携(8)。
心契九秋千(9),目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处顺故安排。
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登永嘉绿嶂山
00裹粮杖轻策,怀迟上幽室。
00行源径转远,距陆情未毕。
00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
00涧委水屡迷,林迥岩逾密。
00眷西谓初月,顾东疑落日。
00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00蛊上贵不事,履二美贞吉。
00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难匹。
00颐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
00恬如既已交,缮性自此出。[1]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