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诗中月亮的意象

古诗中月亮的意象

发表时间:2024-07-17 04:57:01 来源:网友投稿

古诗中月亮的意象如下:

在中国文化里面,上弦月是诗词歌赋中的常见意象,一般来说上弦月象征希望、期待等美好的情感。

上弦月是指在农历的每月初七、初八,月球与太阳相距90°,月球的一半被照亮的月相。上弦月时月亮的一半被照亮,为半圆形。弦在左弓背在右。上弦月时天球上月球与太阳相距90°。日落时月球在最高处(上中天),月落时太阳在最低处(下中天),也就是午夜时分。

上弦月多用于褒义,是指月亮上半夜在偏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而在爱情里上弦月则多用来代表月亮即使会有残缺,但缺了之后还会圆回来,寄予人带来希望和期冀,用来借指爱情即使经过了低谷之后,慢慢也会看到希望的曙光,迎来幸福的含义。

关于上弦月的唯美诗句:

1、宋·华岳·《弦月》:“人间离别最堪怜,天上嫦娥恐亦然。昨夜广寒分破镜,半奁飞上九重天。”

2、清·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3、宋·冯伯规·《净凉夜坐》:“水光滟滟竹阴,何香露泛襟。更欲阑看身转,一钩弦月过心。”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