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
Learnalittlefinancialknowledgeeveryday
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即使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理论起源
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抵赖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但是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或者损害集体的利益
囚徒困境”通常被用以说明这样的道理:一个人自私地寻求最大效益并不意味着就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也不意味着由此可以促进公共的善相反,只有合作才能获得最好的结果,这一道理被许多事实印证.如我国家电销售商为使消费者多买自己产品,时常竞相降价、引发“价格大战”,其结果是“各败俱伤”,不仅谁也得不到最大利益.而且利润日益走低甚至赔本.可是如果他们在较高价格上形成某种默契,就都会得到不错的利润.又如冷战时期超级大国起先不合作.都想凭军事实力压倒对方.结果被拖入昂贵的军备竞赛并面临核屠杀的危险,后来有了一些合作,这种恶性竞争的“囚徒困境”才有所缓解
“囚徒困境”对囚徒来说是令他们左右为难的“困境”,但对设局的社会管理者来说则绝对是一个制度安排的杰作.它的本出之处就在于:纵然被管理者自私自利,一心为自己打算,最终也不得不自动做出有利于社会公益的抉择.这是好制度的一个特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