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言文战争

文言文战争

发表时间:2024-07-17 23:59:28 来源:网友投稿

1.关于战争的文言文和故事枕戈待旦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

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封地多达三千户。赏大于功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求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就行了(马革裹尸),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孟翼听了由衷地佩服。

一个月后马援又奔赴北方前线。63岁时马援病死在军中。

草木皆兵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文言文:

《公输》《唐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

2.古文中描写战争场面的段落国殇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兮短兵接(2).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凌余阵兮躐余行(5),左骖殪兮右刃伤(6).霾两轮兮絷四马(7),援玉枹兮击鸣鼓(8).天时坠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操:拿着.被: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2)毂:(gǔ)车的轮轴.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兵士来往交错.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3)旌:(jīng)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4)矢交坠兮士争先;是说双方激战,流箭交错,纷纷坠落,战士却奋勇争先杀敌.矢:箭.(5)凌:侵犯.躐(liè,音“列”):践踏.行(háng):行列.(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殪(yì义):缁地而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伤.(7)霾两轮兮絷四马:意思是把(战车)两轮埋在土中,马头上的缰绳也不解开,要同敌人血战到底.霾(mái,埋).通“埋”.絷(zhí,直);绊住.援,拿.玉枹,嵌玉饰的鼓槌.(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援:拿着.枹:用玉装饰的鼓槌.(9)天时:天意.坠:通“怼”(duì),恨.威灵怒:神明震怒.(10)严杀:酣战痛杀.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12)忽:指原野宽广无际.超:通“迢”.(13)挟(音“鞋”);携,拿.秦弓:战国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较远而著名).(14)首身离:头和身体分离,指战死.惩:恐惧,悔恨.(15)诚:果然是,诚然.武,力量强大.(16)终:始终.(17)神以灵:指精神永存.(18)魂魄毅兮为鬼雄:一作子魂魄兮为鬼雄,子:指战死者.鬼雄:鬼中雄杰.。

3.文言文表示战争行为词语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兵无常势---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