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武昌西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此诗起源於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时。黄州没有特别有名的山,而大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陀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依山临壑,萧然绝俗。於是东坡便常常到武昌诸山去游玩,所以这首诗,虽然是应邓圣求的要求而作的,但是内容就是记叙东坡在武昌山上看到的风光,与东坡自己的心情。此诗是哲宗元佑二年(1087),在汴京与内翰邓圣求的话旧之作。时东坡五十二岁。邓亦曾在黄州为官。在〈武昌西山诗〉中,似乎是与内翰圣求寒暄话旧,但却一往情深地眷念著那次令他魂牵梦萦的旧游。
参考:https://tieba.baidu.com/p/3652537513
诗中的“武昌”并非指的今天武汉的武昌区,而是指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
西山因位于古武昌(今鄂州)之西而得名,“鄂州西山”亦以作为风景名胜流传至今,
武昌西山作者:苏轼年代:宋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春江渌涨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谁栽。
忆従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同游困卧九曲岭,褰衣独到吴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许,但见落日低黄埃。
归来解剑亭前路,苍崖半入云涛堆。
浪翁醉处今尚在,石臼杯饮无樽罍。
尔来古意谁复嗣,公有妙语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烧苍苔。
当时相望不可见,玉堂正对金銮开。
岂知白首同夜直,卧看椽烛高花摧。
江边晓梦忽惊断,铜环玉锁鸣春雷。
山人帐空猿鹤怨,江湖水生鸿雁来。
请公作诗寄父老,往和万壑松风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