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闽南话是古汉语吗

闽南话是古汉语吗

发表时间:2024-07-18 02:12:08 来源:网友投稿

闽南语是古汉语组成的一部分。

一、闽南语的谱系

从语言系统来讲,闽南语被多数中国的语言学家认为是一种汉语方言。但是西方学者大多不认同此说法。

1、由于使用不同汉语的人之间,彼此基本上并无法用口语进行沟通,因此这些不同的汉语,基本上是语言和语言的关系,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关系。

2、若以闽南语为讨论主轴,其与其他汉语差异甚大。其指出闽南语可视为汉藏语系的一种语言,而不是方言,而厦门话、台湾话、泉州话、漳州话等等,是闽南语的方言。

二、闽南语的语音

1、子音闽南语的子音(声母)直接继承上古中原语的声母系统。在这一方面闽南语因为早在晋末五胡乱华便远离了故土,而并没有受到中古汉语系语音演变的影响,一路南迁至福建等地,留住上古中原语音。现在普遍认为上古汉语有19个声母。[来源请求]按照传统的闽南语十五音分析,现今闽南语的声母有15个,就是说上古汉语的19个声母目前闽南语保留了15个。

2、声调汉语中古音有八个声调,体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今天普通话的这一现象已不明显,但在汉语方言,大多能够完整或不完整地保留中古音的某些特点。以闽南话为例,漳州音独缺“阳上”调(漳腔阳上并入阳去);泉州音则惟独去声的本调不分阴阳(即阴去和阳去合并,但各自变调后仍能区分)。所以闽南语还保留着七声八调,指的就是这些调性的完整。

在语音方面闽南语是继承和保留着古汉语的发音、声调。

三、闽南语的词汇

1、词汇闽南语如今日常用语中保留着很多古汉语词汇如:鼎:以煮食用具为例,古代称为釜的,华北人、官话语区称为锅,吴语、忝:疲累。《诗经小宛篇》:无忝尔所生。细腻:小心。音同世二狡狯:顽皮,狡滑夕暴雨:午后雷阵雨。此词汇尚保留于日本语。痴欲:一见女人便顾盼爱慕的轻挑男子。在明代潮州戏文《金钗记》中就有宋金为人太风梭(骚),说话甚痴欲(哥)的台词,可见痴哥这词在明代的潮汕方言中已经产生。俗作猪哥。湛:湿。《诗经召南》湛湛露斯箸:筷子。日语同汉字。糜: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称之。衫: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论是否及于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长衫(长袍)。

2、倒置词如“衫裤、人客、趁钱、眠床、精肉、滚水等等都是唐宋以来(中古汉语时代)的用词。其构词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反,但是和古汉语相同,例如鸭母、人客、亲堂、脚手等。

3、副词/助动词/介词/其它在大家嗲声嗲气的台剧女星中常会说“焉耳”(指这样子而已)。

《孟子.梁惠王》:尽心焉耳(尽心这样而已)有:可以加在形容词之前以加强语气:闽南人会说,这粒西瓜有大(这个西瓜真大)、这个囝仔有勇(这个孩子真勇敢)这种用法跟《诗经》里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实。(有蕡=真大)。5、疑问句在闽南语中常会出现一些疑问词如:甚物,啥物,底(何):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处(何处),底时(何时)。而这一类疑问词格式与词汇,无疑和古汉语是相同的。在词汇方面闽南语的日常用语及书面表达相较于普通话有更好的保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