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拾字的寓意

拾字的寓意

发表时间:2024-07-18 02:45:46 来源:网友投稿

拾字的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拾(拼音:shí、shè),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传抄古文。本义为拣起来;引申义为收敛,收拾,整顿等。

本义是拣起来。《左传·哀公三年》:“无备而官办者,犹拾渖(汁水)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殷仲堪)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啗(dàn)之。”引申为收敛,收拾,整顿。又作名词指臂韝(gōu),古时射箭时用的皮制的套袖,又叫“遂”。

《仪礼·乡射礼》:“袒决遂。”郑玄注:“遂,射韝也。以韦为之所以遂(顺应)弦者也;其非射时则谓之拾。拾,敛也,所以蔽肤敛衣也。”又借作“十”的大写。

《正字通·手部》:“拾,今官文书防伪窜,借为数目字。”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韵会》是执切。《集韵》寔入切。《正韵》寔执切。并音十。《说文》:掇也。《广韵》:收也,敛也。《左传·昭三年》:无备而官办者,犹拾渖也。注:犹拾汁终不可得。《前汉·夏侯胜传》:经术苟明,其取靑紫如俛拾地芥。

又《汲黯传》: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又拾遗官名。《唐书·百官志》:补阙拾遗,掌供奉讽谏。

又不知而问曰拾没,俗讹为什么。一曰射鞴也。著于左臂以遂弦。《诗·小雅》:决拾既佽。传:决,钩弦也。拾,遂也。《仪礼·乡射礼》:袒决遂。注:遂,射鞴也,以韦为之。其非射时则谓之拾。拾,敛也,所以蔽肤敛衣也。

又今官文书借为数目之十字。

又《集韵》《正韵》并极叶切。音笈。更也。《礼·投壷》左右告矢,具请拾投。疏:宾主更递而投也。《仪礼·乡射礼》:取弓矢拾。疏:递取弓矢也。

又《集韵》《韵会》并极业切。音跲。义同。

又实摄切。音涉。蹑足升也。《礼·曲礼》:拾级聚足,连步以上。注: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正韵》涉、拾,并失涉切。音摄。义同。疑韵切有脱误。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