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大臣说嗻还是喳

大臣说嗻还是喳

发表时间:2024-07-18 03:15:35 来源:网友投稿

嗻。首先在清朝时期,臣子应答皇帝的话并不是“喳”,而是“嗻”,在这里的读音是zhē,在满族语中的发音是jē,意思是指“遵命”或“是”的意思。

其实此处的“喳”字,应当写作“嗻”。这个嗻字是满语里“是”的意思。而“喳”字,在满语里,不能理解为“是”,而是“下贱”的意思。若果真照影视剧里皇上吩咐完,太监则回答皇上“贱”,非找死不可。

到后来溥仪不再让润麒自称“奴才”,而让他自呼姓名,后来,溥仪嫌麻烦,连请安也省了,索性一挥手:

“甭请安啦。”

再到后来润麒即使受到婉容赏赐,也没什么繁缛礼节,接过礼品道谢之后,就可以走。而对于宫里的老规矩,那可马虎不得。譬如逢年过节进宫给皇上磕头时,必须当众递上如意。那就是太监递过来一柄玉如意,润麒随即跪下,双手接过来,再捧起如意跪递上去。

太监接手之后,他便按照宫规向溥仪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太监再将如意跪呈溥仪,这个简单的礼仪才算结束。一般玉如意都不是自己从家里拿来,而是宫里的太监事先备好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