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上课要不要课本

关于上课要不要课本

发表时间:2024-07-18 04:17:11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下午Haman来到同道,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语言教学。他父母在纽约,自己目前在中国读书,学习文化交流,同时也是个英文教师,主要教授中小学生英语以及托福雅思口语类课程。

一开始他就表现出对教育的热爱,大家聊得很舒畅。期间聊到很多话题,有一个是关于要不要使用课本的。Haman认为课本是需要的,我个人部分认同。Haman认为一本好的课本对老师以及学生都是有利的——学生可以学得更系统,老师可以教得更轻松高效。对于初级语言学习者,这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中高级学习者,我个人一直是主张抛开所有单一课本的。

对于中高级语言学习者,他们的语言以及思维能力已经足以应对更广阔的信息世界,单一的课本只会限制学生的成长。我自创立多道尚知以来一直主张“听读说+听读写”的多道模式,推行的都是打破单一教材的做法。现在多道尚知的理念在同道外语这个更大的平台上更加有活力,因为有更多的教师以及学生接受这种理念,进而接受到更积极更深远的影响。

不用固定的教材,用什么?

网络资源浩如烟海——音频、视频、文章以及新闻都是极好的学习资源。语言学习必须与世界紧密相连,这才有活力,这样才会学得更高效。但是难点也出来了。选什么材料?哪里选?我怎么知道这些材料是合适的?这样的学习会不会不系统?这样的备课时间成本是不是太大了?

以上的问题确实存在,而解决办法都在老师脑子里。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老师很关键。

做好语言教学,有头脑的老师至关重要,而不停止学习的老师是帮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懂得语言学习规律的老师应该知道多维度信息的碰撞最能激活语言学习的神经,最能帮助语言成长。信息为大脑思维带来能量,这是语言学习最弥足珍贵的东西。可悲的是很多人不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必担心学生的大脑处理不了这么多信息。恰恰相反绝大多数时候,老师提供的信息是不够的——这种信息输入不足,长时间持续下去只会拖慢学习者成长的速度。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去获取信息,因为大脑是台超级信息处理器,目前似乎还没有数据证明它的极限。

阅读外文网站新闻,学习者可以了解当今世界,这些信息可以成为写作、口语的最新素材;聆听访谈、讲座,学习者可以练习听力,可以增长智慧,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口头功夫;阅读海外大学网站上学生或者教授们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习者可以增加学术知识,可以从根本上训练思维并改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小说、人物传记、日志、历史文献,学习者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在以上所有的听读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做笔记、摘录重点词句、做口头笔头摘要复述以及延伸分析评论。以上过程若能持久坚持,必将受益匪浅。那么老师的作用在哪里?

开始的时候老师需要指导学生选材、进行听读说以及听读写训练,对一些材料进行深度解读,并帮助对学生的口头以及笔头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改进。学到后来老师只需做更深层次的指导即可。

其实以上的所有材料就构成了教材或者课本——一本不断变化的课本。

所有的关键都在于老师——一切智慧的触发器。

(注:本篇短文只给懂的人看,不懂者可私下交流。

无大老师,同道外语学校校长,多道尚知教育品牌创始人,可关注多道尚知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搜索:

多道尚知或直接登录官网www.duodaoedu.com)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