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金陵怀古的注释译文
①西河:词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碧鸡漫志》引《脞说》云:“大历初,有乐工取古《西河长命女》加减节奏,颇有新声。”又谓《大石调·西河慢》声犯正平,极奇古“。则此调亦是采旧曲而成。词为双调一百零五字,分三叠,各叶四仄韵。《清真集》入《大石调》。相传此调由周邦彦始创。陈本注“大吕”宫,题作“金陵”。②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用南朝奇谢眺《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③南朝盛事:自东晋灭亡列隋朝统一为止,中国历史上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方有末,齐、梁、陈四个朝代,合称南朝,皆建都于金陵。④故国,故都,这里指金陵。金陵城面临长江,四周群山环抱,故云“山围故国”。此二句与下”怒涛”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句子。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⑤风樯:指代顺风扬帆的船只。樯,船上张帆用的桅杆。以上寄寓江山依旧而六朝繁华早已消歇的六朝兴亡之感。⑥断崖:临江陡峭的崖壁。莫愁:南朝时的民间女子。乐府《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系:拴缚。⑦女墙:城墙上的矮墙。伤心:一作“赏心”,指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亭为北宋丁谓建。淮水:指秦淮河。它横贯南京城中,为南朝时都人士女游宴之所。⑧酒旗:挂在酒店的酒招。戏鼓:演戏的场所。甚处:何处。⑨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周邦彦的一首怀古词,作者面对金陵“佳丽地”,目睹自然界的沧桑,因而引起人事兴衰的感触,抒发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哲理观念,表现了作者追念古昔和寄慨当今的思想情感。这首词隐括了刘禹锡《金陵五题》中最著名的《石头城》、《乌衣巷》和古乐府《莫愁乐》诗意。一叠从金陵山川形胜说人,便较刘诗华丽雍容。首句釆自谢跳《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突出金陵之得地利,追起一问,令人遥想其为南朝故都昔日的繁华,已伏后文感慨。“山围故国”四句化用《石头城》一半诗意,“髻鬟”、“风樯”二句是添加的新词,从总体上展现的是一幅境界阔大高远,江山景物清华的画面,不为梦得所囿。“孤城”之于“空城”,一字之易,极有分寸——宋时金陵虽属废都,到底还是北宋一大城市。二叠才逐渐聚焦到断崖枯树、孤城女墙等更具有沧桑意蕴的景物上来,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和《石头城》另一半诗意,写悲凉之雾,遍布秦淮,物是人非,愁上心头。以上两叠所写,都是金陵的外景,有由远推近的趋势。三叠便写到金陵坊市,寓不胜今昔之感。化用《乌衣巷》诗意,但颇有出新。“酒旗戏鼓甚处市”,就很有北宋的时代感,金陵已从六朝帝王之都变成了北宋商业、消费城市,秦淮河上新添了不少勾栏瓦肆,寻欢作乐的红男绿女都是普通市民,而不是旧时王谢为代表的豪门世族,这是古无今有的新气象(或将此句解为忆昔误)——“想依稀”句中包含有太多的沧桑。“燕子不知”三句从刘诗来,但刘诗只说“飞人寻常百姓家”,这里却变为更有意味的一幅情景:屋檐下燕语呢喃,好像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在斜阳里闲话兴亡呢。或云北宋危机四伏,作者外放时值方腊起义,遂有吊古伤今之情。但是此词作年难定,所谓伤今之意,并不像刘诗那样醒豁。周邦彦能事之一,是能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西河》就是最好的实例,对于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来说有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号令一新。该词艺术特点有:一是结构,变虽好却小的绝句为洋洋洒洒的长调,具有与题面相称的气势感;二是具有北宋时代生活气息;三是句法声情,最短的“佳丽地”,和最末一韵“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各本断句不同,正因为一气蝉联),相差十余字之多,读来疾徐尽变,更觉声情并茂、姿态横生。这首词是怀古咏史之作,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艺术技巧很高,它没有正面触及重大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作今昔对比,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是怀古词中别具匠心的佳作之一。《草堂诗余正集》:如此江山,还有王者气否?介甫《桂枝香》独步不得。“王谢”,金陵事。吴彦高:“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边”逊婉切。(沈际飞语)《词综偶评》:紧括唐人诗句浑然天成。“山围故国绕清江”四句,形胜。“莫愁艇子曾系”三句,古迹。“酒旗戏鼓甚处市”至末,目前景物。《词则·放歌》:此词以山围故国、朱雀桥边二诗作蓝本,融化入律,气韵沈雄,音节悲壮。《联云韶集》:此词纯用唐人成句融化入律,气韵沉雄,苍凉悲壮,直是压遍古今。金陵怀古词古今不可胜数,要当以美成此词为绝唱。《艺蘅馆词选》:张玉田谓:“清真最长处在善融化古人诗句,如自己出。”读此词可见此中三昧。(梁启超语)乔批《片玉集》:四声之作。别刻《片玉》又有此调,题是“长安”,可参看之。此调必须记诵。“丽”、“事”、“髻”、“子”、“戏”、“子”,皆绲大韵。《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闰庵评此词前二段云:“佳处在境界之高。若仅以点化唐人诗意论之,尚浅。”余谓第三段“燕子”、“斜阳”数语,在神韵之远,若仅以点化“王谢堂前”诗意论之,尚浅。《唐宋词简释》:此首金陵怀古,紧括刘禹锡诗意,但从景上虚说,不似王半山之“门外楼头”、陈西麓之“后庭玉树”搬弄六朝史实也。起言“南朝盛事谁记”,即撇去史实不说。“山围”四句,写山川形胜,气象巍峨。第二片仍写莫愁与淮水之景象,一片空旷,令人生哀。第三片藉斜阳、燕子,写出古今兴亡之感。全篇疏荡而悲壮,足以方驾东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