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回民社区历史的介绍

回民社区历史的介绍

发表时间:2024-07-18 06:45:16 来源:网友投稿

老枣庄是鲁南地区比较集中的回族聚居点之一。1950年前,有回族居民近200户,千余人口,多为金、李、刘、米、马、石、白、法、文、郑、丁等姓,金元以后从全国各地陆续迁来。1930年,曾对回回林(墓地)进行调查,仅老枣庄村东一处墓地,就有坟墓7300余座。林内有一墓主“金车”,其后裔至今已繁衍21代,约有500年左右的历史,应为明正德年间。金姓后人传说,他们的先祖系济南小金庄人。当时其祖一条扁担两个筐,挑来枣庄定居,后繁衍为当地的大家族。另有一些姓氏,自称先祖来自河北、陕西、泰安、济宁等地。清真寺内一乾隆年间记事碑载:“君锡赵乡老,原籍陕西宁夏半个城人也。因寻叔父至城北枣庄,遂以寄居。”另一碑记载:“兄弟二人祖籍济宁州,寄居峄县枣庄。”老枣庄中心有座清真古寺,始建于明代晚期。院内两株苍劲的古柏和几通清代早期的石碑,是这座寺院的历史见证物。1970年代末,因枣庄煤矿地下采煤,地层塌陷,殿宇倾毁,1981年重建。主体建筑飞檐陡脊,十分壮观。青砖灰瓦花墙洞门,相映成趣,院内绿木成荫,花团似锦。这是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活动的中心。百年之前老枣庄是一个繁华小镇,是周围数十里的商贸中心。除枣庄大集之外,还有“同聚”“瑞丰”“万义”“聚盛”等经营杂货的商店多处。其中“景兴”染房,生意兴隆,畅销四方。南部东西大街,是西去临城,东至临沂的必经之路,来往运送煤炭、粮食、杂货的马车、独轮车、驴群、马队络绎不绝。沿街回民设有多家车马客栈,接待过往商客,每到傍晚,灯笼高挂,茶棚饭铺高朋满座,热闹红火。1920年代之后,商店逐渐转移到新街。1946年,枣庄第一次解放后,老枣庄街有史以来成立了以回族干部为主体的镇政府,建立了枣庄回民协会,成立了回民大队,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培养造就了市中区大批回族干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