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垓下之战后,为什么要选择自刎他是在考虑什么
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在历史上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提起他的名字,一位军事奇才和骁勇善战的形象立刻浮现眼前,久久散不去。辉煌的时候是真的辉煌,凄惨的时候也是真的凄惨,项羽骄傲自大,独断专行,在楚汉之争中落败,垓下被困,全军惨败,逃至乌江自刎,但是,项羽为何不肯乌江,在吴江结束自己的生命,关于这一点,历史学家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二是他厌倦南征北战;三是他不愿意看到天下的百姓受战争之苦。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一、无颜见江东父老
《史记》载: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既而子弟散,于是项羽吴江自刎。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这在电视剧影视剧当中,项羽生前最后一句话,它被认为是项羽自杀的重要原因,因为是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也没有提出质疑,大多数人都是认同这个观点。
二、项羽厌倦南征北战的生活
固陵之战失败后,项羽节节败退,被迫困在垓下,无法等来援军和粮草支援,看着天意,似乎也是让项羽灭亡。狂奔路上偶遇农夫,不幸被骗,身陷天泽,被汉军围追堵截,溃不成军,他对自己打败刘邦没有信心,他开始厌倦这样的生活。他对虞姬说:如果可以选择,他只想和美人平静地生活,再也不愿走进战争。
三、项羽不愿意看到天下的百姓受战争之苦
项羽不渡乌江是为天下苍生着想,他认为战士不结束,战士不能回家,百姓流离失所,这不是他最初推翻暴秦的愿景。当初暴秦横征暴敛,百姓叫苦连连,楚人倍受欺凌,他才起义,志在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使百姓安居乐业。可是现在呢与刘邦打了四年战争,楚人依然流离失所,见不到亲人,他决定用自己一人的生命换取楚人战士归家,选择自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