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龙套的意思解释
跑龙套是一个汉语词语,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读音pǎolóngtào,粤语称为“KieLieFie”。
术语
又称文堂、流行或特约演员,是京剧(台湾称国剧或评剧)的术语,指扮演随从等的配角。
龙套演员是由四个人组成一个单位(称为堂),一般舞台上多用一堂或两堂,扮演剧中的侍从或兵卒,负责助威呐喊或烘托声势,用以表示人马众多,是一种以少见多的表演形式。
之所以会称“龙套”,则是因为戏服上往往绣有龙纹之故。龙套演员必须要熟悉自己在舞台上的站位,以及各种常用的固定队形变化,另外也需熟悉各种齐唱的曲牌。
由于龙套的功用主要是为了陪衬主角或应故事发展之用,因此如果替人帮衬、打杂或跑腿,做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或扮演无足轻重的角色时,一般便称这为“跑龙套”。
唱戏有所谓“跑龙套”,意即主角之外,有跟班、随从、助阵、串场等小角色;因为是小角色,在戏中称为“跑龙套。
一出戏固然需要有男女主角、男女配角等主要角色,但若无「跑龙套」者,也不能成就一场戏。社会上各行各业之中,有董事长、总经理及各种专家、干部,他们都是大人物;
但也要有人跑龙套。一个「跑龙套」的人对公司、团体,具有穿针引线的功能,所谓「小兵立大功」,有时候也不可以小视「跑龙套」者。
「跑龙套」的人,固然有人能够成就好事、大事,但也有的人专门挑拨离间,就如一场歌剧,因为舞者动作不美,破坏了整个会场的气氛,这也是「跑龙套」者的不当。
西厢记中红娘是一个「跑龙套」的人物,但是红娘在剧中成为重要的主角,就因为「跑龙套」跑得好。涂阿玉原本只是高尔夫球场上一个「跑龙套」的杆弟,最后成为风云战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