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

发表时间:2024-07-18 11:21:05 来源:网友投稿

《诗经·大雅·民劳》。“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诗经》中,语出《诗经_大雅_民劳》,原文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其中“汔可小康”中的汔,是庶几,希望的意思,有的书上也解释它与“乞”或“祈”相同,翻译为企求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一种小资生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和“小康”的概念。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不同阶段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昭示了党的为民初心,也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