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成语:束高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束高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发表时间:2024-07-18 11:25:23 来源:网友投稿

成语:束高阁成语简解编号:3607成语:束高阁注音:ㄕㄨˋ ㄍㄠ ㄍㄜˊ汉语拼音:shùgāogé参考词语:束之高阁释义:义参「束之高阁」。见「束之高阁」条。Emoji符号:(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束高阁”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成语详解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束之高阁」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据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载,东晋的庾翼,在军事上颇有才能,因为有他镇守武昌等地,抵御了来自北方的侵略,让东晋因此能够偏安江南。当时文人流行清谈,尽说些浮夸无据的言论,其中又以杜乂和殷浩二人最得到众人佩服,赞美之声不断,认为他们才华如此出众,应该受到重用,给予官职。一向务实的庾翼,对于这些徒逞口舌之能的文人十分厌恶,因此只要有人在他面前赞美这些人,他就会说:「像杜乂、殷浩这样的人,对待他们应该像对待用不着的东西一样,先捆起来放在阁楼上,等到天下太平了,再来考虑应该给他们什么样的官职。」后来「束之高阁」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弃置不用。典源:此处所列为「束之高阁」之典源,提供参考。#晋.习凿齿《汉晋春秋》(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刘孝标注引)翼风仪美劭,才能丰赡,少有经纬大略。及继兄亮居方州之任,有匡维内外,扫荡群凶之志。是时杜乂1>、殷浩2>诸人盛名冠世,翼3>未之贵也。常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清定,然后议其所任耳!」其意气如此。唯与桓温友善,相期以宁济宇宙之事。〔注解〕(1)杜乂:晋杜陵人,生卒年不详。字弘理杜预孙。长相俊美性格柔和,王羲之称赞他:「肤如凝脂,眼若点漆,神仙中人也。」后为丹阳丞。乂,音|ˋ。(2)殷浩:?∼西元356,字深源,晋陈郡长平人。喜好谈论《老子》、《易经》,在当时负有盛名。(3)翼:庾翼,字稚恭,晋鄢陵人,生卒年不详,为庾亮之弟。为人有谋略曾任荆州刺史,拜安西将军,后来接替其兄庾亮镇守武昌,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参考资料〕另可参考:《晋书.卷七三.庾亮列传》书证:01.唐.韩愈〈寄卢仝〉诗:「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成语接龙“束”字开头的成语

“阁”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束高阁”分成的单字详解:

束,高,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