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亦师亦友的古诗句是

关于亦师亦友的古诗句是

发表时间:2024-07-18 12:12:57 来源:网友投稿

1.“亦师亦友”这个词跟哪个词对应更好1.“亦师亦友”这个词跟“良师益友”可以相对应。

具体看下面分析。2.亦师亦友的意思是既是老师,又是朋友。

有益的老师可以是知心的朋友,有长处的朋友某种意义上就是值得学习其长处的老师。再来看“良师益友”这个词。

良师益友成语,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季氏》。

可见“亦师亦友”跟“良师益友”两个词有异曲同工之处,可以相互对应。3.相关历史典故首先良师益友与亦师亦友都是出自于《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也;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从《论语》、《孟子》、《史记·孔子世家》等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得知,孔子与其门生似乎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些门生对于孔子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唯命是听的,说确切些,只能算是弟子们,但子路与他的关系却很具生活化,所以真正要算得亦师亦友的,唯子路一人而已。

子路真率莽直,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三思而后行”,却总是“率而对曰”,在人面前,不分高低贵贱,难免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所以孔子以老师的口吻无奈地对子路说:“你呀,给你说了多少次了,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呀!”《论语-为政》还有一次,孔子与人闲聊,说起君主的用人和治国的策略,他感叹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乘着木筏到海外去,跟随我的估计只有子路了。”子路听到这话后很高兴,要知道,孔子可是很少当面表扬子路的。

孔子知道后很不客气地批评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的嘛,没什么可取的才能。”知生莫如师,子路还真让他的先生说中了在为别人的家族争斗而慷慨就义。

《论语-公冶长》子路不死心,反问孔子说:“那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没好气地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则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一次,孔子竟然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君子与小人论”来,子路只好不再作声。

孔子还不算完,继续以子路的勇而责难他。他又拉住子路,强行来一次彻底的教诲。

他说:“子路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与六种智慧吗?”子路怏怏地说:“没有。”孔子直视着子路说:“来,坐下,我告诉你。

爱好仁德而不近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论语-阳货》这一席话,正揭到了子路的短处。

子路很恭敬地聆听完先生的教诲,没有作声。因他如婴孩般率真,估计只做到了“闻过则喜”,而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

更因“秉性难易”,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较大的改观,因而常常得到老师的不倦教诲。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孔子虽然在人面前谈到自己的弟子时,对他们十分苛刻,但是临了,也会实事求是地讲一下各人的优点,这都是为师者的风范。

孟武伯很器重子路,想从他的老师那儿了解一点有关子路的信息,便旁敲侧击地问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看出了孔子为难的神情,又再次追问。

孔子才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论语-公冶长》孔子真不知道子路做到了仁吗?我看并不见得。

子路曾协助孔子“堕三都”,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但当别人问及他时,他还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尽可能地隐去了子路的不足,对他做了客观的评价。

有一年的春天,阳光明媚,和风习习,桃花夭夭,杨柳依依,小溪淙淙,芳草萋萋。子路与曾晳、冉有、公西华坐在树底下陪老师聊天,孔子的心情很好,他一边品着茶一边说:“谈谈你们的理想吧。”

话音未落子路就迫不急待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散的时候曾晳故意走在后面。他边走边问:“老师您为什么要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论语-先进》另有一次,孔子在备课,颜渊、季路在旁边陪侍着,干些倒倒水、扫扫地、整理整理老师的教案等等杂事。孔子看着他们俩很是无聊,就停下笔,随便说了一句:“为什么不说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马上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见颜回说完垂手立着,便打破沉默,反问孔子:“想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你看,只有子路敢这样反问老师,估计又是他的性格,使他忘了此时师。

2.夸奖武亦姝的诗句1、一女才十龄

王维

《哭殷遥》

2、唯生一女才十二

白居易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3、盐牵谢女才

李绅

《登禹庙回降雪五言二十韵》

4、谢女多才咏不尽

尹志平

《江城子咏腊雪》

5、多才天子神山女

现代

陈独秀

《本事诗》

6、天女才施半面妆

李曾伯

《和刘舍人咏雪》

7、富家生女才及笄

林光朝

《生女》

8、女蜗溪头才落帆

刘学箕

《简康侄求先君石山》

9、诘朝才婺女

苏泂

《梅口遣兴》

10、始知谢女亦非才

王之道

《咏雪》

11、赵女是才人

皇甫汸

《邯郸道》

12、帷中素女赡兵才

阮自华

《大雷贼刘虞平饮至诗》

3.关于清正廉洁的古诗1、《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墨梅》——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4、《书端州郡斋壁》——宋代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译文:清私心是治事的根本,讲直道是立身的宗旨。好木料终成栋梁,好钢材坚强不屈。仓多存粮偷吃公粮的鼠雀高兴,野无杂草常啃青草的兔狐发愁。牢记先贤留下的立身处事的教导,决不能让后人想到我而觉得羞耻。

5、《入京诗》——明代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译文: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如果都被做官的拿去用来讨好上司,那就会给人民的生活所需带来困难。自己一身清白去做京官,就不会让老百姓指戳脊梁。

4.关于梅兰竹菊的4句古诗,是古诗哦1、《梅花》

作者: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话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2、《雪梅·其一》

作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白话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3、《咏幽兰》

作者:清康熙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白话译文:婀娜的花姿碧绿的叶,风吹来难以隐藏香气。冰清玉洁的高雅谦和踏实,即使没有人欣赏也依然开放。

4、《绝句》

作者: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白话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5、《寒菊》

作者: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白话译文: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