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粮饷的意思是什么

粮饷的意思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8 13:19:11 来源:网友投稿

粮饷旧时指军队中发给官、兵的口粮和钱。

粮饷制度随商品交换与货币流通的发展而变化。在中国魏晋南北朝以前,各代粮饷均较简单,一般是以粮代饷或以绢资粮。如西汉边塞戍卒,每人每月给谷2石6斗有余;东汉戍卒人日支廪米5升。隋唐时期粮饷虽仍以实物供给,但口粮和衣服分别定额。

如唐代口粮标准为人日支米2升,盐半合;衣服标准为人年支布、绢各6匹。宋以后部分给实物,部分给钱,且各项供给标准都分等级,不同部队、不同地区和平战时之间都有差别。

如宋治平四年(1067)厢军粮饷为:各酱菜钱100文,月粮2石;春衣绢2匹,布半匹,钱1000文;冬衣绢2匹,绸半匹,绵12两,钱1000文。禁军待遇则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出几倍。

元代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每人每月给口粮5斗,盐1斤;新附军月给口粮6斗,家属每人每月给口粮4斗,盐1斤。明代各卫所军士按月给米,称为月粮。洪武(1368~1398)年间,京外卫马军月支米2石,步军总旗1石5斗,小旗1石2斗,军士1石。

守城者如数给,屯田者半之。恩军家四口以上月饷1石,三口以下6斗,无家口者4斗。军士月盐有家口者2斤,无者1斤;在外卫所军士以钞准(发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