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塌方区的三、滑坡发生机理
“102塌方羣”滑坡的发生是该地区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机理可概括为几个方面:一是具备了有利滑坡形成的自然环境条件;二是这一地区出露的特殊巖性;三是处於通麦至波密活动性断裂带附近,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这一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并发育了有利於滑坡形成的斜坡构造条件。滑坡区地貌上为凹地形,这种圈椅状的地形十分有利於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汇集。丰富的地下水对滑坡的诱发作用主要体现在降雨过程中增加滑动体的自重,增大孔隙水压力,软化滑动面,降低其抗剪强度参数,导致滑坡发生。102滑坡段斜坡变形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雨、久雨後斜坡的变形快,少雨、小雨期斜坡的变形慢,无雨的干旱季节斜坡几乎无明显的变形。河流的冲刷作用是102滑坡形成的重要外因。河流的侵蚀作用,特别是特大洪水时的冲刷,不仅加大地形高差,也改变了边坡原有的应力条件,破坏了边坡的稳定性。102滑坡发生前,岸坡前沿由厚10~25m的坡崩积碎石土组成,因1987年後多次大洪水、特大洪水冲刷坡脚,使岸坡脚退缩20~40m,造成岸坡脚的支撑减弱而引起大规模滑坡。地震对斜坡的破坏作用是通过地震波在坡体中传播,引起质点的加速振动而产生的作用力,当这个力达到或超过巖体的强度极限时,就能引起坡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加速坡体的破坏所起的诱发作用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诱发作用,表现为处於临界平衡状态的滑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突然失稳;二是累进性破坏效应,表现为地震力在对坡体发生作用过程中形成裂隙等结构面,结构面逐渐贯通形成滑动面,最终导致滑坡发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