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论文造假对第三作者有影响吗

论文造假对第三作者有影响吗

发表时间:2024-07-18 14:00:55 来源:网友投稿

个别人诚信问题,导致整个圈子被以偏概全,被诟病。

最近又一本医学期刊因为害怕假论文,而停止接收分子生物学的文章。

这本期刊就是MedicalScienceMonitor。

去年介绍过这本期刊(酸菜:解刊|《MedicalScienceMonitor》),作为一本医学期刊,它不仅临床、基础通吃,还接收Hypothesis、Casereport等小众文章,对医生来说非常友好。而且在增加发文量的同时还能保持影响因子,与Medicine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当中有过被镇压的黑历史,但洗心革面后,影响因子一路走高。而且这本期刊对于学术造假可谓深恶痛绝。

第一投稿时,会经过两次查重,一次在外审前,一次在发表前,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剽窃;

第二它采取多重审稿策略,花费了很多资源在找审稿人上,也是为了防止伪造审稿人。

但是由于论文造假花样层出不穷,加上论文工厂编造数据的曝光,上述措施也无法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尤其是在分子生物学里miRNA研究和中药相关研究。

因此期刊决定拒收部分分子生物学文章。

这就是学术造假带来的最大危害,学术界的信任成本大增。

最早的时候审稿人都是默认研究结果没问题,实验可重复。在此前提下更专注于研究的创新性与突破性。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造假、撤稿的出现,信任基石产生了动摇,随即而来的就是对作者信任成本的提高。WesternBlot由于是造假重灾区,PLOSOne、PLOSBiology、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等都已经明确要求作者提供WB原图。

2017年,TumorBiology因为发生大面积撤稿,107篇论文,涉及500多名中国医生。这些医生大多来自国内三甲医院的临床科室。之后TumorBiology被剔除SCI,科研界对中国医生的信任度也断崖式下跌。

更有甚者因为觉得中国医生造假较多,MDPI出版社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丑闻,决定不再接受来自中国医院的文章。不仅要求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不能是中国医院作者,甚至论文中有中国医院作者挂名都不行。

一部分造假败类引发的后果却要让全中国医生来承担!

现在MedicalScienceMonitor也开始不接受分子生物学文章,而且特别指明了中医药(TCM)是造假重灾区,你品,你细品……

以上这些都说明现在论文造假已经越来越猖獗了。由于前人种下的恶果,接下来中国医生要做科研,毫无疑问是Hard模式。别人如果做到80分就能发表,而中国医生想发同档次的期刊就要做到100分,甚至120分。

在这大环境下想发好的期刊,要么是跟着大牛做,进入了圈子后,信任成本也会有所降低。比如全国排名前百的大专家,论文质量稍差也会好通过。如果实在找不到大牛带,自己做科研的话,就一定要保存好原始数据。未来一定会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要求,包括要求规范的实验记录。

中国科研真不该让几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