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胖壮实的梅瓶是哪一个朝代的
最早出现在唐朝,宋辽时期较为流行
特色
梅瓶瓶体修长秀丽,造型曲线口小而项短,由肩部开始渐宽,至足径部又稍狭。梅瓶的样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瓶身肩部的曲线与足径部的宽狭,依据朝代和产地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色。
梅瓶在唐代时有部分因器形特殊细瘦类如鸡腿而被称为“鸡腿瓶”。在宋、金时期的北方磁州窑、山西介休窑等地许多窑口均有烧造,南方窑场中亦有生产,主要品种有青瓷、白瓷、黑瓷、青白瓷、彩绘瓷或化妆土剔刻瓷等。
宋代时称其“酒经”或“经瓶”。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一书命名说法较广为接受。元代造型趋于成熟,景德镇大量制作,到明代以后作品形态增多。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等,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
扩展资料:
主要用途
1、储酒器
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
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件宋代磁州窑梅瓶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
另外还有另外一些铭文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梅瓶的基本功能。如桂林博物馆藏有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本地民窑生产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天长地久”本身带有祈福之意,同时也隐含了“天藏地酒”之谐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与储酒的双重功用。
2、陈设观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证。这些梅瓶已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
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梅瓶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