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修辞的语音修辞美
“人欲靓而衣必整,文欲立而辞焉能不修乎?”修辞是一门运用语言的艺术,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学包括语音、语汇、句子、篇章、修辞格这几方面。表达同一个意思,为什么有的感到悦耳动听,给人美的享受,而有的干涩无味呢?其实这就有语音修辞的问题。俗话说“看人看心,听话听音”。好的语言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抑扬顿挫、回环婉转,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老残游记》中王小玉说书,使人听了“好像吃了人参果,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舒服”。语音修辞就是利用语言的声音进行修辞,以取得语言的音乐美。
1、 音节配合、叠音自然。音节的配合主要是讲运用语言要尽量让音节匀称整齐,有韵律感,富于音乐美。怎样使音节匀称整齐呢?一是选择音节相同的词语;二是使用叠音词。(1)音节配合:汉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语,意义相同而音节往往不同,这就为音节的调整、选择提供了可能。使用语言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选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语,使它们构成整齐匀称的语音形式,给人一种匀称的美感。例如:①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②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烈士……例①的“宽、窄、缓、急”是利用单音节词使音节匀称;例②“广阔、勤劳、悠久、富饶”和“土地、人民、历史、物产”是利用双音节词使音节匀称。如果例①的某个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或把例②的某个双音节词换成单音节词,就不会有这种匀称和谐的美感了。 注:音节排列:有时受表达需要的制约,本来应该整齐的部分,音节却可能有多有少,这时就要考虑它们的排列顺序;在不影响语义的情况下,一般是音节少的排在前边,音节多的排在后边。例如:①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青青翠竹呢?大家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②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③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都变成了现实。(2)叠音自然:为了使音节匀称整齐,增强语言的声音美,还可利用叠音词。叠音词念起来和谐悦耳,有很强的音乐性。例如:①先要买些“履历片”回来填写,写好后再托本家、亲戚四面八方找门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没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于是之《幼学纪事》)②森林啊,森林……陈年的腐叶在它的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飒飒地吹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悠远而辽阔,森林里,一片乐声。(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例①两个叠音词的重复使用,形象地突出了母子两个困惑、无计可就施的沉痛心境;语音的复沓,也加重了这种沉痛感。例②连用四个叠音词来描摹森林里的各种声音,给人以音响的形象感,读后仿佛听到了森林里那一片乐声。
2、 声调协调、押韵和谐声调协调、押韵和谐,更多地用在韵文(如诗歌、唱词等)里,其它文章也讲究。(1)声调协调:声调的协调就要讲究平仄的调协。恰当地利用平仄不同的声调,形成有规律的变化,可以使语言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声调的协调很多时候是避免过多使用同声调的字,以免语言拗口难读)例如:①旧体诗词是很讲究平仄的。格律诗的对句中要求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上下两句平仄相反。例如:毛泽东《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平平仄仄平平仄)大渡桥横铁索寒(仄仄平平仄仄)②现代的韵文不取旧体诗词那样严格的平仄形式,但也注意平仄相配,特别是句末音节的平仄。例如: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解说词)此例句中适当注意了词语的平仄交错。如“万众心相随”,声调是“仄仄平平平”,有抑有扬;如果换成“人民心相随”,那就成了全平声的句子,单调乏味。句末注意了平仄对应:“队”与“随”、“碎”与“飞”,都是一个仄声对一个平声,读来抑扬起伏,和谐动听。③散文,适当地讲究平仄也是有必要的。老舍说过:“即使是散文,平仄的排列也还应该考究。‘张三李四’好听。‘张三王八’就不好听。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后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扬。四字尚且如此,那么连说几句就该好好安排一下。”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钩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陶然亭”以下五句句末的双音节词分别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声调高低相间,听起来,都有一种抑扬美。(2)押韵和谐:押韵的和谐,就是在上下语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规律地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给人以音韵回环、和谐悦耳的音乐美。例如:①古代诗词特别讲究押韵,例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一首绝句,一、二、四押韵:ao)②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注意句与句的押韵,也可以形成音韵和谐的音乐美。例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傲”、“豪”押韵ao,响亮动听。)③除了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群众口语流传下来的谚语、俗语、民谣及儿歌中,押韵比比皆是,例如:A、若要富,做条裤;若要发,做双袜。(押韵u和a)B、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晚上枕的一个枕头。(押韵iou)C、一个键子的卜的,马兰花开二十一。C、二五六 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D、三五六 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五六 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这首儿歌没有什么语义,孩子们跳橡皮筋时只是用来计数的,可是很快便流传到全国各地,原因是它句句押韵,每音步节底字和每句句末字相同,读来上口,一听就会,一记就熟。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