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七夕》原文及翻译

《七夕》原文及翻译

发表时间:2024-07-18 15:33:15 来源:网友投稿

《七夕》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译文: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乌鹊离去穿线月,秋花映入曝衣楼。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资料扩展:

《七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首联作者通过对比,对自己的相思苦情作了深层的刻划;颔联借用环境的陪衬和触景生情的手法,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作者难以为怀的悲怆心情;颈联着想天外,运用浪漫主义的妙笔进行渲染;尾联貌似平淡,其实蕴含无限缠绵的情思。全诗构思新奇,抒情深细,语言工整,妙语天成。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西)。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勤奋苦学,博览群书。凭借着出众的才华,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乡贡进士”的资格。

但李贺的竞争者诽谤他,说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韩愈曾为之作《讳辩》,对无耻的奥步进行了有力的驳斥,“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于国家之典”,指出李贺举进士无可厚非,并尖锐地讽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但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仁和里杂叙皇甫湜》),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终不得登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