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徭役是什么

徭役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18 15:46:42 来源:网友投稿

徭役释义: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

徭役始于先秦。《周礼》规定各级地方官有征民服役的职责。汉承秦制有更役、正卒、戍卒等,并可纳钱代役称更赋,徭役集中于平民身上。魏晋以降徭役无一定制度,为避赋役,民户逃亡现象严重。唐初徭役有所减轻,但中期以后,服役增加,民户复大量逃亡。宋代徭役负担仍十分繁重,并出现了募役(雇人服役)、助役(津贴应役者)、义役(买田以供役者)等形式。元代行“科差”,并有各项杂役。明代行“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为征银两,但各地实行情况不一。清代摊丁入地,继承了一条鞭法的原则,由传统的以家资列户派役向财产税转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